撰文|曹序
编审|白复海
秋原。
编辑:半个月前,我的母亲去世了。她突然离世,医院打来的电话让我感到惊讶。我一直以为是诈骗电话,直到我看到母亲那兴冲冲的脸色。她原本打算和我一起去泰国玩,但现在却突发心梗,没有机会抢救就离世了。
编辑:我是被母亲一个人抚养长大的,与她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当母亲去世时,我并没有太多感觉。没有悲伤,没有崩溃,似乎一切都与我无关。我并没有处理后事的经验,一时之间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忙着买寿衣、联系风水先生、找殡葬公司、买墓地、接待亲友等等。这些烦琐的事情让我焦头烂额。
编辑:直到一切安排妥当,我终于能停下喘口气,才突然意识到母亲是真的离开了,再也不会出现了。悲痛中,我直接昏睡过去,整整一天后才醒过来。此后,眼前总是莫名浮现母亲的身影,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没完没了地唠叨,责怪我不做家务,说要再帮我安排相亲对象,还谈起去泰国旅游的行程。我把频繁看到母亲形象的事告诉身边亲友,他们都不相信,说我是伤心过度,精神出了问题。
曹序,心理咨询师。
秋原,你好!我能理解你此时的心情。失去亲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有些人会选择逃避,通过工作、娱乐或美食来麻痹自己;有些人会大哭一场,释放内心的悲伤;还有些人会选择独处一段时间,慢慢消化悲伤。你可能会将悲伤转化为一种心理幻觉,认为母亲的灵魂是你自己因悲伤而产生的错觉。正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哀伤与抑郁》一书中所说:“哀伤是人在丧失后的自然且健康的过程,如果人不能好好哀伤,就可能转入一个病态的过程。”
哀伤是人类最常见的情感之一,也是心理学最复杂的课题之一。直到最近20年,心理学对哀伤的认识才逐渐清晰。哀伤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身体反应,它可能持续很短或很长时间,或轻或重。它不仅会导致心理痛苦,还会引起身体问题。研究发现,面对哀伤,人们通常会有5方面反应:情感反应,包括无尽的思念、巨大的悲伤、愤怒和焦虑;认知方面,对世界和生活失去安全感,对社会和人失去信任;行为上,泪流不止、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生理上,出现睡眠及肠胃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情况;精神上,对过去的信仰产生动摇,或出现幻听、幻视现象。
例如,在母亲去世后的几天里,你压抑了自己的情绪,专注于处理丧葬事宜,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推迟了直面悲伤的时间。然而,悲伤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当一切都平静下来后,你不得不再次面对它。这时,突然涌来的剧痛会轻易地击穿你的心理防线。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延长性哀伤”。当你想起逝去的母亲时,你会感到温暖,并逐渐依赖这种感觉,甚至误认为这是真实的。
从你的描述中,我能感受到你的遗憾和悔恨。你与母亲之间似乎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心愿。这些未完成的事情就像一块石头,堵住了你的心。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希尔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哀伤并不是一个有归程的旅行。我们无法在经历过一段哀伤的日子后走上返程,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中。相反,哀伤是一个新的家园,是生者的永居之地。生者要在那里重新界定他们的生活。”想要重新界定生活,最重要的就是与至亲告别。回想一下,你是如何与母亲告别的?是否因为忙于操持葬礼事宜而忽略了与母亲的告别?你可以尝试在面前放置一把空椅子,想象母亲坐在椅子上,你坐在椅子对面,将内心未曾说出口的思念、悲伤与遗憾一一表达。最后,与母亲郑重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