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滩综合研究
决策研究 数据应用。这样更简洁明了。
公共活动 共同基金编者按:
编者按:近期,我院专家顾问和研究团队在东北进行了调研走访,深刻感受到了近年来东北所发生的变化。他们将这些感悟发表在了《全球智库动态》研究报告上,引发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讨论。今天,我们将推送《东北正在发生变化》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浅谈东北振兴的五个“新”》。
东北正在发生变化(三):浅谈东北振兴的五个“新”。这样修改后,文章标题更加简洁明了,同时也没有改变原意。
浅谈东北振兴的五个“新”
宋杰先生的封笔之作。
前滩综合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
图1:2023年3月23日刊登。
《全球智库动态》研究报告(2023年第47期)的截图。
东北振兴正在快速发展。根据我的近期调研感受,我认为研究东北振兴可以从五个“新”入手:产业创新、城市更新、文旅振兴、生态修复和营商改革。
产业创新是东北振兴的重要途径。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各地(甚至各县市区)拥有相对扎实的工业基础。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东北地区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因为数字化、信息化的大发展使其产业结构单一。东北地区面临着资源依赖、大企业依赖、房地产依赖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产业创新来解决。 产业创新的重点在于突出地区禀赋和优势产业。依托大企业和链主企业,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聚焦重点园区、重点领域和重点平台,集中发力,铸造集群优势。此外,还要用未来引领的思路,敢于超前布局新产业和培育新动能。例如,发挥东北医药产业基础好、科研资源充足等优势,探索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和脑机接口等新领域。
城市更新是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城市给人的印象是基础设施陈旧、公共服务设施陈旧、城市功能布局混乱,与现代化、国际化不符。城市更新的重点在于提升综合服务能级,增加功能,将更多的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和创新功能“装”进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我们应该勇于创造新的机会,激发活力,创造价值。同时,我们应该积极争取政策,特别是完善大交通体系,包括加密航线、高铁和轨道交通等布局,加强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网等建设。这样可以增强与周边区域的连接,并嵌入到全国生产分工网络中。
图2:吉林市夜景(图片来源:网络)。
——文旅振兴。东北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突出的冰雪特色,但一直未能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文旅产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东北需要在差异度、融合度和友好度方面下功夫。例如,辽宁应侧重于塑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和海洋文化;吉林应打造独特的冰雪文化、民俗文化;黑龙江则可以发展强有力的赛事文化、冰雪文化和异域文化等品牌。通过嫁接资源,将文旅资源与经济活动、美好生活、乡村建设和赛事节庆等元素深度融合。同时,还要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在基础设施、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全面提升。
——生态焕新。东北山、水、林、田、洞、石、雪等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但目前大多未能发挥其价值。总书记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南方,浙江安吉通过实践展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动案例。那么,东北的创新在哪里呢?我认为,首先应该“焕新”理念,即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特别是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我们需要平衡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其次,我们需要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将东北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实现“可交易性”,如水权交易、林业碳汇交易等。
——营商革新。在东北地区,大企业、国有企业在办理相同业务时比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更易获得资源和机会,本地企业也比域外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信誉和市场契约精神。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应注重营造公平、公正、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推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水平的双跃升。例如,加强前置服务和主动服务,减少审批和汇报环节等。同时,结合不同城市的特点,塑造城市特色,打响品牌。例如,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可借鉴沿海地区的经验做法,开展“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创新试点,并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国有企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可围绕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网络,营造有利于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
东北城市的特色各不相同,因此没有统一的发展范式。关键在于城市内部形成共识,集中精力,适度超前布局,以核心功能区和先行示范区为引爆点,推动城市动能的释放。同时,积极推进更高质量的发展,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未来。
注:本文在推送时经过了适当的修改。
采编:朱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