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生活无所不问,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上空盘旋,随时准备介入孩子的生活:日常生活、考试升学、求职恋爱......这种类型的家长被称为“直升机父母”。
编辑:高考填报志愿时,王晶晶感到全家人都在与她为敌。
由于发挥失利,她的分数比一本分数线高出两分。王晶晶不甘心,想要复读。然而,她的父亲却反对,并说道:“复读结果未必好,我找人帮你选个合适的学校”。面对这种情况,王晶晶试图进行抗争,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3天都不吃不喝。她的父亲请来了家里所有的亲戚,对她进行劝说,并通过电话对她进行“轰炸”。最终,王晶晶妥协了。
妥协后,她选择“摆烂”,任凭父亲为自己选择所谓“好”的学校和专业,“我对他说,学校你随便填,专业也随便填,我没有任何想法”。
编辑:父母对王晶晶有两条铁律:学习好,禁止早恋。只要满足这两点,她就可以不做家务,生活被照顾得特别周到。“只需要好好学习,其他不用管”。“一方面,他们觉得我不能干家务,另一方面,我享受这些的前提是必须符合他们的期望。”王晶晶觉得,在父母面前,她永远是一个乖女儿,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的监控之下。
编辑:对孩子无所不管,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随时准备介入孩子的一切:日常生活、考试升学、求职恋爱......这类家长被称为“直升机父母”。
编辑:早在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在其著作《父母与青少年》中提出了“直升机父母”的概念。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类父母仍然随处可见。事实上,许多所谓的“为你好”实际上却给子女带来了“爱的枷锁”。
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刘然一直认为,他的人生轨迹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在父母手中。
在文理分科时,爸爸对他说:“男生就该学理科,学了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尽管刘然更喜欢文科,但他还是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的理科。从此,绚烂的星空、有趣的地形图成为了他偶尔才会接触到的业余爱好。
高考填报志愿时,刘然的父母经过研究,向他建议:“计算机专业前景光明,有利于将来出国找工作。”当时,刘然对未来并没有太多规划,于是他选择了港校的提前批志愿,并顺利被计算机科学专业录取。“内心想当一名地理老师的呐喊被现实逐渐淹没,在前途面前,孩子并没有和家长对抗的资本。”
”刘然一直都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直到他真正去了香港,读了计算机专业。他才意识到,一味顺从父母安排是多么可怕:他对父母选择的“好专业”完全不“感冒”,以至于上课时盯着课件发呆。刘然一度陷入煎熬的境地。
每当孩子面临重大人生节点,如高考、读研、求职和找对象时,他们总会与家长进行讨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母亲陈淑萍对女儿职业规划的争执非常不解。她就读于中文系,未来希望成为一名老师,但陈淑萍已经从事了近30年的教师工作,她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而是希望她考公务员。“当老师累,操心。她性格文静又单纯,当了老师还不得被学生欺负死,坐办公室多舒服。”
对于“直升机父母”的说法,陈淑萍有些不赞同:“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父母,最懂她的也是父母。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也是希望她未来过得稳定又舒坦。父母这样做,难道不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的负责吗?”她觉得当老师挺好的,可以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爸妈比你有经验,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艳发现,父母总会觉得孩子小,“自己理应告诉他怎么做”。但实际上,在填志愿等重大人生抉择面前,父母和孩子都是“盲人摸象”。
在专业选择上,父母往往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好”和“不好”。然而,时代发展迅速,父母过去的经验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孩子的未来。因此,用过去的经验来为孩子的未来铺路是一个悖论。即使根据当下的最新经验,也可能不够全面和充分。高艳副教授认为:“对于孩子未来选择什么样的路是好的这个问题,父母和孩子各自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都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双方的看法都不全面、不充分。
”高艳认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看法是片面的。例如,在高考报志愿时,预测一个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项非常复杂且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双方共同探索“大象长什么样”,了解专业是什么,搜集相对全面的信息,并一起讨论理由、做出决策。在选择专业时,必须在尊重孩子喜好的前提下,再考虑外部环境的需求。
“如果最后还是有分歧,父母也一定要放手给孩子自己作决定。”高艳指出,孩子总有一天要学会自己做决定,如果父母一直替他做决定,他就不会有这个能力。即使做错了,他也能学到教训。
“把高考报志愿当成人生决策练习。当然高考很重要,但是相比一辈子,这才是刚刚开始。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辈子,未来还有更多重大人生决策需要他自己决定。”高艳说。
编辑:除了这些重大的人生节点,父母的“关心”也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在期待已久的五月天演唱会现场,吴雪薇未能感到快乐。当她刚抵达会场时,妈妈的电话打来了,“你在哪儿?和谁一起去的?在外面不要待太晚,结束了赶紧回来……”听到妈妈的声音,吴雪薇美好的心情瞬间消逝。
编辑:演唱会当天,吴雪薇曾告诉妈妈她要去看演唱会,但有一段时间没能回复她。每当吴雪薇没能及时回复微信,妈妈就会疯狂打电话。“如果我没接到电话,她就会觉得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我手机丢了,要么我出事了。”吴雪薇耐心地回复妈妈在看演唱会,网络信号不好,但手机仍然不停地响。演唱会结束后,手机上已经有8个未接来电和一长串未读微信。吴雪薇感到被束缚和压迫。
这种束缚几乎贯穿了吴雪薇的成长历程。小时候,当她去闺蜜家玩时,妈妈会要求她拿到闺蜜的电话号码,“联系不上你,我就问你闺蜜,确保你俩安全”。工作后,吴雪薇曾因为做项目出差3天,但妈妈仍然想获得项目负责人的电话号码,这让吴雪薇感到无奈:“妈妈你不要这样,那是我的领导。”
由于吴雪薇从小身体不好,她的童年几乎都在医院度过。因此,妈妈对她照顾得非常周到。高中时,妈妈特意换到吴雪薇所在的学校工作,以便更好地照顾她。大学期间,吴雪薇的被子常常被妈妈寄回家清洗,衣服也是按照季节分批次寄回来。“她怕我的被子晾在外面被别人偷了,也害怕衣服被我洗坏了。”
”在大三时,吴雪薇因为学习压力大而感冒发烧。她打电话给妈妈说:“我好难受”妈妈非常紧张,一整晚都没能入睡,甚至想连夜赶到吴雪薇所在的城市照顾她。吴雪薇无奈地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她心里我永远在糟蹋自己的身体”
到了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妈妈开始着急了。“她觉得我去陌生城市工作,一个人没有办法好好照顾自己,甚至让我放弃别的城市的面试机会。”这让吴雪薇觉得,妈妈潜意识里是不信任自己的,“她不相信我能照顾好自己,她甚至不愿意相信我已经长大了,在她眼里我始终是一个小孩子。”
“对于习惯了背负孩子前行、视子女为自身一部分的中国父母来说,要接受子女逐渐脱离家庭的过程,是一个极大的心理落差和观念挑战。”美国执业心理咨询师陈兑在其著作《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中写道。“直升机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家庭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调整的系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从青春期开始,子女需要父母给予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的机会。当子女成年后,家庭最重要的任务是支持他们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家庭成长周期,并接纳亲子关系转变为平等的成年人亲子关系。
然而,许多父母难以完成这一转变,也无法达到“为你好”的目标。
高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类似的“过度教养”情况。一个男生通过数学竞赛保送上大学,但开学后却不去上课,数学成绩也很低,衣服也常常弄脏。高艳与他交谈后发现,他患有抑郁症,不想上学。“他的父母在生活中都很强势,把他照顾得也特别好。”过去,他每天一睁眼就能把牙膏挤好,换洗衣服也提前放在枕头边。“没有自由,连穿什么衣服都无法自己决定,非常窒息。”上大学后,他发现自己非常无能,连洗衣服都做不好,于是选择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摆烂”。
“小到生活琐事,大到高考填志愿,如果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做不好,不让他自己做,未来面对其他重大选择,更不知道如何是好。”高艳指出,过度教养的背后,是对孩子不信任感的一种表现。父母对孩子过度照顾,实际上是在向孩子传递“你不行,你不可以,你需要依赖大人。”的信息。这会导致孩子自我效能感低下、不自信,甚至自贬。“这是对父母的反抗,也是对自己的攻击。”
编辑:逃离“直升机父母”的漩涡并不容易。当孩子逐渐拥有独立意志,他们尝试着去追求自我,但这常常会与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发生冲突。
编辑:为了让吴雪薇留在省内工作,妈妈提供了诱人的条件——帮助她购买房产减轻压力、提供当地人脉资源、介绍优秀相亲对象等。甚至妈妈还哭着对她说:“我求求你不要这样,不要离妈妈太远,我现在就特别后悔当时离你姥姥太远了。”
编辑:吴雪薇感到非常纠结,她害怕自己的行为会伤害父母,但同时她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无法接受。她说:“如果我留在本地的话,我一辈子都逃不出他们的控制,包括我的感情都没办法由自己做主”
"对于孩子而言,面对父母的控制常常是无力反抗的。"高艳认为,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获得外部支持,孩子很难摆脱父母的控制。"或许要等孩子足够大,可以离开父母、离开家,有机会锻炼自己,学会独立处理更多问题,才能慢慢脱离父母的过度保护。"
纪伯伦在《致孩子》中写道:“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如何避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高艳认为,首先父母应该警醒,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平等的人,而不是自己的所有物。其次,孩子可以尝试与父母沟通。
“不是和父母闹,谁胳膊粗谁胜利。而是多向父母展示和证明:你在某个方面知道的内容比他们多,让父母看到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可能他们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但如果他们真正为你好,会听你的。”反复考虑后,吴雪薇决定去深圳,把所有本地offer全部拒掉,只留一个后路。她还和妈妈进行了一场长谈,讲述了自己对未来的详细规划。
经过深思熟虑,吴雪薇决定前往深圳,拒绝了所有本地offer,只保留了一个备选方案。她与妈妈进行了深入的谈话,详细阐述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我还和她说,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去深圳吗?我现在不是一个小孩,我是个成年人,有自己作选择的权利,有自己职业发展的想法。我很感激妈妈对我的爱,我也很爱你,但我不想一辈子都在你的帮助下过。好多人说我是妈宝女,我不想让别人说我是妈宝女,你要相信我能照顾好我自己。”最终,妈妈同意了她的决定。
吴雪薇认为,那些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孩子,可能从小就被父母托举着长大。父母不会轻易改变,需要孩子有足够的决心挣脱这个环境。她说:“我只有远离他们,他们对我的束缚才能少一些,我自己能够更加清楚地看清这个世界。虽然它可能是丑陋的,但是你必须自己经历过,这样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
吴雪薇到达深圳的那天,天空正下着小雨。她独自乘坐了7个小时的高铁,当她走出车站时,几乎开心得要蹦起来。“当我呼吸到深圳的第一口空气的时候,觉得空气都是自由的,我终于要开启一段新的生活了。”
”撰文: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余冰玥。
图文排版:周 冀
往期推荐: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