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自2003年6月启动以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一直坚持不懈,经过20年的努力,它已经造就了许多美丽乡村,为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个工程的成效显著,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共计6764字。
2003-2023年,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20年间,山乡巨变,农民生活日新月异,这股力量究竟是什么?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决策。
自2003年6月启动以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已经坚持了20年。它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创造了无数美丽的乡村,为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它的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这一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深入总结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继续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之江潮水澎湃,奋力划桨扬帆。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浙江正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神州大地上,一幅“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造福工程带来了全新的风貌:从美丽乡村到美好生活,我们开启了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
编辑:青砖黛瓦、创意壁画、蒸汽火车、咖啡书店......走进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一种古朴与时尚交织的气息迎面而来。在这里,不仅能入住乡村民宿,还能参观乡村美术馆、乡村书店。
编辑:这是2020年8月3日拍摄的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无人机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奔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丽经济’,这些年我们越干越有劲!来的客人越来越多,民宿年收入翻了几番,没想到农村也能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当记者见到袁其忠时,他正在经营农家乐“画春园”,感慨万千。
袁其忠始终铭记几年前的那一天——
在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进行调研时,他走进了袁其忠的家。他与村民代表进行了促膝交谈。在听取了大家的介绍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是一个“美丽经济”,这也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从一个偏僻落后的海岛村庄,新建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和“示范村”。它通过“美丽经济”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浙江众多乡村在“千万工程”推进中蝶变的缩影。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摄于2020年8月3日。摄影:新华社记者徐昱。
20年前,浙江的广大乡村还不是这样的。
谈起当年,很多村民都记忆犹新:当时广大农村面临着“成长的烦恼”的困境,但经济却在快速发展,村庄面貌却并不如意。有人曾形容:“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还有农民打趣道:“起早贪黑赚钞票,垃圾堆里数钞票,躺在医院花钞票”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在短短的118天内,习近平同志跑遍了11个地市,刚到浙江工作不久。他以村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进行仔细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情况后,一个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逐渐成熟。
这是一项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历史性工程。
2003年6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倡导并主持了“三生”环境改善工程。该工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将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要让更多的村庄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的富丽乡村。”习近平以高瞻远瞩的视野谋划未来。
2003年7月,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提出了“八八战略”作为浙江省域治理的总纲领和总方略。其中,“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和“千万工程”是重要的抓手。
规划蓝图、建立基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亲自出席了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并发表了讲话,为“千万工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此后,省里“一把手”直接负责这项工作,成为浙江历届省委的一项惯例。
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倾注了深情厚意,并全力指导。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他多次对深入推进“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提出明确要求。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认真总结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并推广的重要性。他指出,各地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时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在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舟山市定海区新建社区进行调研。他指出,全国许多地方都在建设美丽乡村,其中一部分借鉴了浙江的经验。浙江山清水秀,早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非常有前瞻性。他希望浙江能够再接再厉,继续走在最前列。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推广浙江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他强调,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他希望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给予了重要批示。他指出,该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因此,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理念引领,规划先行,蓝图绘就。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在广袤乡村持续深化。
这是持续发力、持之以恒的接续奋斗——
走进余村,山峦起伏,水流潺潺,竹影摇曳,深浅不一的绿色铺满眼前。
"今年端午节生意比往年更好。"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兴奋地谈到,"以前从没想过余村会有今天这个样子,我觉得自己的路子是选对了。"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乡村图书馆前,一群年轻人正在草坪上玩飞盘(摄于2023年6月5日)。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20多年前,余村因发展“石头经济”而使山变“秃头光”,水变“酱油汤”。余村人痛定思痛,决定改变现状,借助“千万工程”的东风,陆续关闭矿山和水泥厂。春林山庄是余村关闭矿山后开设的第一家民宿。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考察,得知余村的发展模式后,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首次提出了“高明之举”的理念,明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方向。
在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余村15年后,他欣慰地看到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表示:“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余村从未止步。凭借优美的环境,农家乐生意兴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竹林碳汇使村庄实现了“靠着空气能卖钱”。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表示:“从靠山吃山,到富山养山,我们真正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幸福靠山。”
余村的绿色接力,是“千万工程”接续奋斗的生动写照。
从2003年到2010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引领了村庄环境的综合整治,推动了乡村更加整洁有序。
2011年至2020年,“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不断深化提升,为乡村带来了更加美丽的宜居环境。
自2021年以来,“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不断升级,形成了“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一张蓝图绘制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努力奋斗。
这是从点到面的深刻变革,不断迭代升级——
自始至终,“千万工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所改变的不仅仅局限于此。
向水晶产业污染“开刀”,金华市浦江县“黑臭河”“牛奶河”再无踪影,河水愈加清澈。
编辑:2023年3月14日,在浙江金华市浦江县浦阳江同乐段,工作人员乘坐船只打捞水面漂浮物。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编辑: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通过转变思路,通过“微改造”让村子焕发“新气象”。他们用石头做成时尚挎包造型,将墙壁绘成绿皮火车,把危旧茶厂改造成乡村艺术馆。
...编辑:浙江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梅坪村的村民们在村文化礼堂内欢聚一堂,共进百家宴,欣赏文艺演出。2023年5月27日,新华社记者徐昱拍摄了这一画面。
编辑:浙江省已经建成了近2万个农村文化礼堂,这些礼堂承载着“我们的村晚”和“我们的村运会”等品牌项目,成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编辑:在浙江湖州吴兴区道场乡施家桥村文化礼堂,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观看了“我们的村晚”的精彩表演。这张照片是2023年1月11日拍摄的,由新华社记者徐昱拍摄。
浙江乡村在“三美融合”中焕发活力,建设美丽生态,发展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
编辑:2022年1月1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文体中心的灯光球场上,村民们正在打篮球。
编辑:在过去的20年里,乡村发生了嬗变。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千万工程”的整治范围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扩展到全省所有行政村;浙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超过一半;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
编辑:从省域到全国,“千万工程”在广袤的神州大地落地生根,重塑着中国更多的乡村面貌。
编辑:在2018年9月,"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颁奖词中写道:"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编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而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这些“千万工程”的经验教训对于新时代的“三农”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编辑: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千万工程”的精髓要义在于,它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三农”领域中对城乡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调整的生动实践。同时,它也是乡村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壮阔的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我们要坚守为民情怀,坚持变革理念,做好系统谋划。
"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2018年,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的埃里克·索尔海姆在参观浙江村镇时曾表示: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千万工程”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积极的评价。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阿利斯泰尔·博思威克表示,“千万工程”的成功证明了,在农村地区通过大幅改善环境来实现经济发展是可行的。这一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我们,不仅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还要为世界其他国家改善环境提供借鉴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共建共享中增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民是我们的阅卷人。我们应当坚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关注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并将这些民生小事作为我们努力的重点,为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进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村,你会看到树木葱郁,庭院干净,低矮的院墙是这个村的一大特色。
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的小古城村,一株古老的樟树下,村民们正在商议乡村发展的事宜(摄于2022年3月14日)。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这都是村民商量出来的结果。”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告诉记者,让村民将花钱建好的高围墙降下来并不容易。他们通过邀请村民议事、带村民出去参观等方式,一户一户地做工作,最终大家一致通过。
编辑:打开围墙,打开“心墙”。如今,开放式邻里空间不仅让村庄更美观,还拉近了邻里间、村民游客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彬彬有礼”的乡村文明成色。
编辑:在浙江的许多乡村,议事是促进村庄建设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解决节假日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建设露营场地还是提升基础环境整体风貌,村民们都在积极参与讨论。无论是村口的百年大樟树下,还是小荷塘边,抑或是线上议事厅,村民们都积极发言,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在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下枫槎村,许多村民自发地用老家具、旧衣服、树桩竹梢等装饰村庄环境,成为乡村公共艺术空间的独特元素。在宁海当地,“千万工程”推动一些乡村从“洁化”“美化”转变为“艺术化”,激发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参与乡村美化。
“千万工程”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中汲取智慧。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共享共治理念在越来越多村庄生根发芽,成为推动村庄治理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创新发展之路,统筹考虑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双重因素。
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成效甚至成败。
夏日的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竹海连绵,微风轻拂。走进民宿“阿忠的家”,绿意盎然,温馨舒适。
“我家曾经是村里最偏僻的一户,现在你瞧倒成最热闹的了。”“95后”民宿主人蓝晴霞回忆道,过去村里下雨天道路泥泞,现在竹林花海环绕,加上特色休闲项目,游客们都流连忘返。
编辑:随着“千万工程”的推进,横山坞村开始了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硬化道路、拆除违建、治理污水,乡村环境不断改善。横山坞村党总支书记蔡明福表示:“思路一变天地宽,发展理念转变让我们实现了一次次蜕变,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编辑:坚持新发展理念,绍兴柯桥在关键抉择中实现了持续腾跃。他们咬牙关闭了一批规上企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传统产业正呈现崭新面貌。 金华永康加快淘汰低小散、嫁接互联网,从“铺天盖地”向做细做精转型升级。丽水缙云改善生态环境,迎来全球特种玻璃制造商工厂落户。
编辑:2022年11月11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市场内,一位客商正在选购服装。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美丽的环境就是生产力。我们需要算好生态环保的大账、长远账和综合账,不断擦亮生态底色。这样,我们就能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带来金山银山。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推进乡村振兴,把准方向、找准着力点。
编辑:——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走因地制宜的道路,做到规划先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编辑:六一公小酒馆、“弶与小鸟雀”竹弶广场、社戏大舞台......在绍兴市孙端街道安桥头村,这些特色IP吸引着众多游客。这个普通的江南村庄凭借“鲁迅外婆家”的优势,打造了多种业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编辑:在浙江省绍兴市孙端街道安桥头村的社戏大舞台上,村民们身着旗袍,优雅地走秀(摄于2023年6月7日)。新华社记者才扬摄影。
许多村民总是早早地来到社戏大舞台,等待他们喜爱的节目开始演出。每周末,这里都会举办越剧、健美操、歌舞等多种表演。未来,安桥头村还将推出更多与鲁迅作品相关的文创产品。
编辑:千村千面,生机无限。
编辑:围绕花木产业,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通过“千年兰乡”蹚出了一条致富新路。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依靠径山茶“一片叶子”,布局了茶筅、茶食、茶服、茶器等相关业态,走上了茶旅融合发展之路。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凉峙村从“靠海吃海”打渔,到打造海岛风情迎客,踏上了绿色振兴新路子。
编辑:农村拥有与城市不同的风景,才能成为城市人内心向往的地方。这也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各不相同。为了破解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借鉴“千万工程”的理念,提供了规划先行、量力而为、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范例。
既注重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规划施工蓝图,又强调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千万工程”正在为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注入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
全新起点,谱写壮美篇章:在绘制“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中,我们正在加速奔跑。
在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美好生活中心,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智慧健康服务站、无人健身房、无人超市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通过数字化手段,村民们可以在这里接受“健康画像”,慢病人群也能得到监测预警。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美好生活中心,一位女士正在自助测量血压(摄于2023年6月7日)。摄影师:新华社记者才扬。
编辑:梅林村在“千万工程”启动时,是当时的“示范村”之一。20年后,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这个村庄以数字化、智能化的面貌,向着未来生活更美好的图景再次出发。
编辑:近日,浙江省针对坚持和深化“千万工程”作出了最新部署。该省将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的乡村,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和农村共同富裕,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
编辑: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规划新的蓝图,谱写新的篇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出安排部署。
踏上新征程,“千万工程”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将不断推广到全国,助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放眼浙江广阔的土地,这场跨越20年的美丽接力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金华市东阳市寀卢村,“共享田园”里正在进行一项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的作业。同时,田间的智能远程监控箱也在实时监测土壤的温湿度、酸碱度等指标。
这个村庄曾经通过创造性地推广“撒直播”的方法,成功解决了田地抛荒问题。它因“寀卢经验”而远近闻名。如今,寀卢村正在利用数字化手段助力农业发展。党委书记卢阳春表示,新时代的“寀卢经验”意味着更智慧地种植田地,向高科技现代化农业迈进,在高效生产和农旅融合中取得双赢。
在浙江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后营村,种粮大户汪强使用农用无人机为水稻施肥(摄于2022年9月21日)。新华社记者徐昱摄影。
未来乡村是一个科技感十足的乡村,也是一个与城市融合得越来越紧密、相得益彰的乡村。
编辑:在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有一座高达35米、内部镶嵌着大块透明玻璃的白色建筑,它看起来就像一个“飞碟”,充满了未来感,让人不禁停下脚步。
。 编辑:这是渔里未来社区,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建筑。它拥有零碳幼儿园、数字植物园等精心设计的展示区,以及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阅读区、志愿者之家等多种复合功能。居民们可以在这里集中享受“一站式服务”。
。 编辑:农民收入连续19年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0以内。城乡差距继续保持全省最小。嘉兴正加快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在促进城乡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编辑: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
编辑:近几年来,浙江许多乡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年轻人越来越多。不仅有从城市回归的“归乡人”,还有更多“新乡人”。
编辑:曾经被冷落的“空心村”,如今在创业青年和年轻艺术家的精心改造运营下,成为了一个精致考究的民俗村。在余村的“数字游民公社”里,一群年轻人三五成群地坐在公共区域,头脑风暴着。他们在这里享受着自然淳朴的山村生活,找到了“赚钱过活”与“诗与远方”的平衡。
编辑: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吸引更多年轻创业者、艺术家和国际人才成为各村新的发力点。“原乡人”“新乡人”和“归乡人”齐聚一堂,将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表示,浙江将致力于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在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上加速奔跑。我们将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让农村群众享受到现代化建设新成果。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可以改为:
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淳安县下姜村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村口的牌子上写着:梦开始的地方。
空中俯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2017年8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编辑: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联系点。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这个小山村彻底告别了“脏乱差”,成为了“绿富美”。它组建了共同富裕联合体,带动更多村庄一起富裕,描绘了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姜祖海,一位70多岁的村民,坐在自家开的农家乐“望溪”门口,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说:“我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编辑:本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