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壤塘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壮丽辉煌七十年感恩奋进新阿坝”的新闻发布会。中共壤塘县委副书记孙宏斌在会上介绍了建州七十年来壤塘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并分享了未来规划。县壤巴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泽让恩波、县民宗局局长耿多、县教育局副局长杨丽秀、县交通局副局长刘常美也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发布会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尼玛初主持。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过去的70年里,壤塘县用“实践”证明了真理,在“现实”中寻找机会,在“创新”中规划未来,成功实现了脱贫奔小康的千年夙愿。
编辑:孙宏斌,壤塘县委副书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在过去的70年里,壤塘县的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实现了小康梦,展现了振兴的新气象。基层治理体系扎实有序,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开拓新局面。党的建设高位推进,取得了新的成就。目前,壤塘建设者们正以“满弓”的状态全力冲刺,全县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编辑:这70年来,壤塘县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崭新的柏油路通向农舍,国旗在风中飘扬,则曲河沿着坚实的河堤蜿蜒。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壤塘县尕多乡瑟古村,看到基地里务工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编辑:“以前一到春天,为了养家糊口,我们要到离家几十公里的山上挖药、放牧,现在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在村里就可以打工挣钱,我们也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瑟谷村村民柔特谈到如今的美好生活时,幸福感油然而生。
编辑:瑟古村只是壤塘县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70年里,壤塘县一直坚定地执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他们坚持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全力稳定增长、促进改革、调整结构、防范风险。这些举措使得该县的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并保持了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编辑: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44822万元,是1952年的95.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124860万元,是1960年的4027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02万元,是1960年的16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43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15元,分别比1960年增长了211.9倍和211.9倍。
夙愿。 编辑:这70年来,壤塘县成功建成小康社会并迈向振兴。夏季的壤塘县依然充满发展活力。瑟谷村通过流转1000余亩土地,建立了农旅结合示范基地;康垄村建立了农畜专业合作社,将鲜奶直接送入餐厅;壤塘村建立了云端农畜产品合作社,将村里的牛肉销售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度假村、牧家乐、民宿等新兴旅游业蓬勃发展......
编辑:70年来,壤塘县一直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脱贫攻坚被视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民生工程和发展机遇,因此壤塘县高位推动、尽锐出战。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7.3亿元,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创新实施“非遗扶贫”“生态扶贫“家居改善”等精准脱贫模式。累计完成39个贫困村退出,2133户10534人减贫任务,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消除了县域内绝对贫困,实现了脱贫奔康的千年夙愿。
小康有方,振兴有路。壤塘县“三家园”建设总投资达10897.32万元,共建设了30个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抓点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推进,激发了各村组织的活力,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布局美、环境美、风尚美、产业美、习惯美、农民美、生活美的“七美”乡村建设新格局。
在过去的70年里,壤塘县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真心实意的服务和真抓实干的担当,在脱贫奔康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奋发有为的时代赞歌。
在过去的70年里,民计民生得到了不断改善。2021年9月,壤塘县推出了“十年来壤塘县累计投入资金18.6亿元、占民生资金的21.7%。”,引起了群众的热烈赞叹。
编辑:教育是国家和党的重大战略,它连接着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随着“建立完善终身从教、职级晋升等制度机制”“把全县教师的目标考核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参公执行”“推行名誉校(园)长制度”等一系列有效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一项项惠民利民的教育项目在壤塘落户,教育事业实现了革命性突破,成为了壤塘十年综合变革、跨越发展的最大领域。
答卷。 编辑:在过去的70年里,壤塘县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期盼的重点领域入手,集中攻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绵阳四零四医院与县医院实现了托管合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了97%,非遗传习所达到了46个,省级传习所1个,州级传习所11个。此外,在上海、杭州、景德镇、宜兴等地还成立了23个非遗传习基地。
地说。编辑: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养老等民生问题,壤塘县通过一系列决策、投入、工程和惠民实事,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现实。他们交出了一份厚重温暖的民生答卷。
编辑:这70年来,生态环境日益美好。"这片树林是这3年间全村村民一起种植的,成活率达90%。不仅绿化了家园,还鼓起了我们的腰包。"这是尕多乡孜梭村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班青自豪地说的话。
编辑:近年来,孜梭村实施了3个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总面积达2157亩。累计施工费支出284.46万元,户均增收超过2万元。据悉,目前班青所在的合作社已吸纳了130余名当地村民造林务工。
编辑:绿色发展成为壤塘最鲜明的底色。天然林保护工程、脆弱生态区治理、尕古玛沟30里绿色长廊......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壤塘人通过植树造林20余万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共识,“高原林海秀城”的名片更加闪亮。
编辑:青山绿水,经济腾飞。壤塘县真正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沿着则曲河而上,我们可以看到清澈的河水、绿意盎然的景色、百鸟齐飞的壮观景象。这里有3A级旅游景区棒托石刻文化旅游景区、则曲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A级旅游景区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和壤巴拉传习创业园。这些旅游景区汇聚成了壤塘的“文旅名片”,既有生态美景的“点”,更有连接各个景点的“线”。从上杜柯到南木达,尚蓝天路贯穿了荒山野岭,连接了壤塘的内环线,激发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动力,成为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路”。“悬天净土·壤巴拉”旅游品牌正在冉冉升起。
风卷红旗过大关。回顾过去,壤塘人民务实重干、奋起直追,使壤塘发展迅速崛起、焕发活力。
勇立潮头,唱响大风。展望未来,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壤塘县各族干部群众将以奋斗者的姿态,不懈奋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我们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155”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努力构建“4332”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将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打造壤塘县域经济“3.0版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我们将以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书写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崭新篇章。
1。
让我们一起拒绝毒品,保护自己。
1。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世界九寨,APP。
九寨发布微信公众号。
九寨沟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徐勤主编
审核|王雪城、王吉玲。
责编|张 晨
校对|赵晨
来源:壤塘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37-7726177。这样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