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避免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于表面。
力求以理性和情感的力量打动人心,深入人心。
四省(市)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谈论“如何改进理论宣传工作”。
敲开百姓的“家门”,打开群众“心门”。
王小蕾,女,汉族,1980年生,四川广元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站稳人民立场也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理论宣传必须紧贴形势新发展、人民群众新需要,更加聚焦到群众工作上来,才能更好宣传人民、教育人民、引导人民、服务人民。
突出人民群众的需求。理论宣传必须深入人民群众,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采用“用户思维”和“需求导向”,使理论宣传与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相结合,及时回应基层、群众、百姓的想法和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我们需要摸清找准干部群众与理论的共鸣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切实把理论的内在逻辑和真理力量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价值讲明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透彻,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为群众所掌握。着眼于群众民生诉求,我们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于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现实问题,及时回应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现实问题,及时解疑释惑、析事明理,切实把背景成因、现实状况讲清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把民生改善政策讲到位,为老百姓解思想之困、政策之惑、现实之难。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追求,我们需要靶向化开展宣传工作,把我们的美好生活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起来,与新时代伟大变革和辉煌成就联系起来,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联系起来,在润物无声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贴近人民群众。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方式方法,讲究宣传艺术,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体会理论的“趣味”。要转变话语方式,从“百姓视角”出发,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语言,善于运用百姓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的平实语言、感人故事、生动案例,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柴米油盐”“茶余饭后”,使理论更加深入浅出、喜闻乐见。要分类施策,充分考虑受众的思想差异和接受能力,精准打造面向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多层次理论产品,做到因人制宜、精准滴灌,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敲开百姓“家门”、打开群众“心门”,把理论宣传“落细落小”,让思想“绵绵用力”。
走进人民群众的身边,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民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载体。人民群众在哪里,理论宣传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传统渠道和新兴途径并重,现有平台和流动阵地结合,努力构筑多层次、立体化的理论宣传平台。 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加强选题策划,主动设置议题。精心办好党报党刊的理论版,办好广播电视的理论专栏,推出更多群众愿意看、爱看的优秀理论图书、文章、节目。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在众声喧嚣的时代中锚定思想“坐标系”、把准宣传“主基调”。 同时,我们应积极拓展网络平台,运用各种网络传播手段,依托全媒传播矩阵,如台、网、微、端、屏等,积极开展理论宣传宣讲。把理论送到“指尖”“耳边”,让群众能“随时看”“随身听”。根据不同受众特点,推出有针对性的理论产品,将理论或权威报告融入短小精悍的小文章里,融入图解、微课堂、小漫画里,让理论传播更有温度、更有色彩。
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理论宣传队伍直接影响着理论宣传的水平和成效。我们应采取重心下移、触角延伸的方式,广泛组织“群众讲给群众听”活动,努力让宣传对象成为最好的宣传者,让理论在“双向奔赴”中产生共鸣。我们应精心组织群众,鼓励理论名家积极投身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带头撰写通俗易懂的理论文章,让“大家”写给群众看、讲给群众听。我们应广泛吸纳人民群众,让他们成为主角,把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强、表达能力强的党员干部群众吸收到理论宣传队伍中来,开展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先进讲事迹等“菜单式”“点播式”“互动式”“恳谈式”理论宣传普及活动,打造一支长期活跃在基层、服务广大群众的“百姓宣讲”队伍。
(作者:山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赵书)
讲授“正确的废话”,理论宣传便不会有“魂”
唐国富先生。
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理论宣传也不例外。目前,理论宣传“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的多”的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众意识不强,忘记了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只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科学理论才能被受众接受,进而“入脑入心”。
坚持贴近受众。受众是理论宣传的对象,也是科学理论的接受者。但从接受角度讲,受众是接受的主体。受众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动地、选择性地认识和接受信息。只有被受众选择和接受,才是有效的理论宣传。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著名的《反对党八股》的讲演。他在讲演中说:“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诚如所言,我们做理论宣传,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如果不考虑受众、不看对象,只顾自说自话、自拉自唱,宣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难以取得成效。因此,做好理论宣传工作,首先要心中时刻装着受众,紧紧贴近受众,努力站在受众角度思考问题,多研究受众的理论需求,多琢磨受众的心理变化,多考虑受众的接受习惯,想一想人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讲、如何写人们才愿意听、愿意看。要关注现实、紧盯实践,善于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关注的问题着手,多发现实之声、多做有物之文,用有思想、有筋骨、有温度的内容回应受众的关切。如果远离社会实践、疏远受众关注,缺乏现实针对性,讲的是“正确的废话”“无用的真理”,理论宣传就没有“魂”,不仅难以达到效果,而且会坏了理论的“名声”。
积极适应受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理论宣传的对象也在变。理论宣传必须“因时而变”“因人而变”,不断探索适应时代要求、适应受众需求的传播内容、形式和方式。如果不了解新时代条件下受众的新变化、新特征,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以不变应万变,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言论表达的平台也丰富多彩,传播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实现理论宣传和接受主体的平等对话和思想共振,成为重要的现实命题。改变传统的“传者本位”观念,不能一味认为理论宣传就是“施”与“受”、“教”与“学”,更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让人有距离感、敬而远之。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走出“你声嘶力竭,我不为所动”的困境,注重用户体验,让受众参与到宣传中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论需求,以传受协同一体、交互作用的传播方式提升宣传效果。将“理性的激情”和“激情的理性”统一起来,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用好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亲切入耳的“地方话”、很潮很时尚的“网言网语”,使“高大”的理论变得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更具亲和力、更能解人民群众思想之渴。
着力引导受众。加强理论宣传普及,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根本任务在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所运用,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理论宣传与大众传播有其特殊使命。在理论宣传中,既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喜爱,贴近受众、适应受众,更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受众、提升受众。理论宣传不可能像娱乐节目那样受众愿意听、愿意看,但绝不能单纯为了阅读量、点击量、收视率,被牵着鼻子走,背离开展理论宣传的初衷。 内容是做好理论传播的根本,思想观点是科学理论的核心所在、价值所在。理论内容犹如一桌“思想大餐”,缺乏思想含量就没有营养。要把做好思想观点的传播摆在重要位置,用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丰富道理学理哲理引导受众、征服受众。虽然说要想让受众接受科学理论的观点和主张,适当的“灌输”是必要的,但“灌输”也是一门“艺术活”,更要讲求引导艺术,打造有吸引力的观点产品,把理论讲活、讲透,讲出理论的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感,讲明白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让受众在共情共鸣中“抓住事物的根本”,从而真正“入脑入心”。
(作者:安徽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赵树建)
以多元化的宣传队伍来回应日益分众化的宣传受众。
陈睿。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和实践要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抓住问题就找到了推动工作的着力点,解决问题就找到了实践前进的突破点。开展理论宣传工作也是如此,要切实改进理论宣传,就需要我们切实解决“受众想要什么”“如何有效到达”“谁来宣传”等问题。
编辑:认真研究“受众想要什么”,避免“无的放矢”。理论宣传“浮在面上的多”“入脑入心的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理论宣传者不了解受众需求、不能充分结合受众需求。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充分了解群众需求。要勤于到群众中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毛泽东指出,要“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从他们的痛苦与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当前是互联网时代,也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理论工作者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特别是多看帖子下的评论,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需要注意的是,了解群众需求,并不是片面强调服务群众而忽视教育群众,成为群众的“尾巴”,必须做好“群众需要听的和喜欢听的”“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的有机结合。1933年,张闻天在《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中强调,要“把群众的切身的问题,同党的基本口号密切联系起来”。这是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新时代的理论宣传工作也应该做好这种结合。结合群众的实际需要和最关心的一些现实问题,充分展示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使党的理论变成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群众深刻了解的“活跃的有血肉”的理论。
编辑:认真研究“如何有效到达”,避免“大水漫灌”。我们的党的宣传工作实践表明,只有使用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平台载体,才能真正让理论掌握群众。要善于运用群众语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短、实、新”、力戒“假、长、空”。他在文章和讲话中经常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来诠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阐述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形象表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的理论宣传应该深入学习、自觉践行,多讲与当下话语体系对接的“新话”,多讲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多讲直奔问题、有理有据的“实话”,多讲信息量大、思想性强的“金句”,多讲分层分众、针对受众的“行话”,做到平实朴实切实,让受众听得懂、听得进、能信服。要用好多种方式多种载体,让渠道平台覆盖群众。
编辑:认真研究“谁来宣传”,避免“小众文化”。长征之所以能够成为“宣传队”和“播种机”,是因为红军战士们“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的多”“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入脑入心的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广泛发动理论宣传主体,没有充分调动宣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要做好理论宣传,必须做到全员参与、主动参与的宣传。长征中,“每一个红军战士都做群众工作”,住在群众家里的战士“同户主一起召集一次家庭会议,给这家人讲解红军的性质、红军的奋斗目标,力求使他的宣传得以在老百姓中传播”,“每一个红军战士都随身带有一截粉笔,他每天至少要在走过的地方写三条标语”。正是这样的全员参与、主动参与,长征才成为“宣传队”“播种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因此,理论宣传必须以宣传队伍的多元化,回应宣传内容的体系化、宣传受众的分众化,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理论宣传,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这才能让“专家学者讲理论”,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讲清楚这一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这才能让“领导干部讲政策”,讲清楚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讲清楚如何用党的创新理论之“矢”去射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之“的”。这才能让“身边百姓讲故事”,注重从普通百姓中选取宣传员,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化身边人。
(作者: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赵刚)
勇于踏上互联网主战场的“攻城略地”
刘必好,这是一个很好的名字。
理论宣传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让党的创新理论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并入脑入心的基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这深刻启示我们,理论宣传也应该是生动的,理论宣传的文风也应该是生动的。我们应该坚持守正创新,通过改进文风,在做好理论宣传的“准、新、活、实”上下功夫,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这样,我们就能推动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不断改进、更富实效,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突出“准”字,把好方向、把握需求。理论宣传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须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我们应以宣传阐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己任,积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奏响时代强音。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奋进力量。坚持内容为王,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瞄准受众“思想疙瘩”,制作“最走心的内容”,构建多元多样的理论产品生成体系。不能流于表象,也不能骛于虚声,更不能舍本逐末。围绕重要宣传专题集中攻关、深化研究,聚焦把社会“敏感点”转化为理论宣传“生长点”,统筹理论和舆论。每逢重要节点必发声、每逢重大新闻必评论,实现靶向传播、有效覆盖,把党的创新理论精准传播到人们的心坎上。针对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及时组织批驳,在解疑释惑中有效引导舆论、传播主流价值。
突出“新”字,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获取和沟通交流渠道,深刻改变了舆论环境和传播格局。传统的理论传播方式面临着效果衰减等重大挑战。截至2022年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在“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信息海量化削弱了大众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关注度,大数据筛选机制造成的“信息茧房”效应降低了理论宣传的到达率。因此,理论宣传工作不能固守传统,而应顺应时势,把握时度效。在利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等传统阵地的同时,勇于到互联网这个主战场上“攻城略地”,不断推出系列短视频等网络宣传精品,推动专家上网、理论入网,鼓励理论专家开通个人公众号,下大力气培养能“出圈”的名主持人、名专家、名评论员,争取受众注意力、赢得传播主动权,让科学理论成为网上主旋律、最强音。特别是要强化全媒体意识,构建高效便捷的理论融合传播体系,探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设计党的理论成果传播的“算法”,实现理论传播供给侧与广大干部群众需求端的精准匹配。
突出“活”字,通透通俗、活化表达。理论宣传既要有深透的学理支撑,也要有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要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实践发展、中华历史文化渊源、国际国内大势等,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阐释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出更多有思想深度、有学理厚度、有情感温度的理论宣传产品。要转换话语体系、创新话语表达,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表达的大道理转化为接地气的百姓语言,增强理论宣传的说服力穿透力,让广大干部群众听得清楚明白、能够掌握运用,不断提高传播率、点赞率。要强化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百姓名嘴”、身边好人、英模人物、新乡贤等群体作用,根据不同受众特点,“找共同、知不同”,“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传和宣讲,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理论“传”入千家万户、“播”到车间地头。
突出“实”字,立足于人民,强调实实践。在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时,我们应该怀着服务人民的情怀,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现实的勇气,以及唯物辩证的方法。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找准理论宣传与群众需求的契合点,找准理论服务人民的切入点。我们应该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分析问题时应该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就讲什么原因。在回答实际问题时,我们要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我们应该运用全面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并坚持“两点论”、注重“两分法”,区分主流与非主流,讲清有利和不利因素,把握机遇和挑战,引导人们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作者: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徐骏)
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