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学习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生物课堂学习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王洪春,山东省昌乐县宝通中学课程中心的主任。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丰富教学活动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概念的认识阶段,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结合微课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预习课程内容。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或自然界提出问题,并适当总结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观看微课后,对一节课中的生物知识会有全面的了解。在“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这一章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病毒的结构特征,帮助学生形成对病毒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协作创新意识。在教授生物课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学习,相互协作,共同探究问题。例如,在讲解“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播放人眼球和照相机结构对比的视频,让学生们观察两幅图的不同之处。然后,我们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组内讨论和协作探究的方式,探究视觉形成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提高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动力。

最后,巧妙地设计生物教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生物学习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结合教学实验,让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方式,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实际课堂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在教授“观察细胞的结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来观察不同的植物细胞和生物细胞结构,让学生感受生物微观世界的神奇,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