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区市场来看,国内南北地区普遍出现下跌的走势。其中,广东地区横盘14.9元/公斤,处于国内高点;新疆市场上涨0.1元,屠企报价13.05元/公斤,处于国内新低。黑吉辽地区生猪报价普遍在13.7~13.85元/公斤之间,华东地区江浙市场横盘14.2~14.7元/公斤。
根据机构的分析,由于节后下游市场需求疲软,猪价出现了滑坡下跌的趋势。从屠企开工率来看,目前国内样本屠企开工率已回落至28%左右,比节前下降了3~3.5个百分点。由于屠企开工率下降,下游订单也随之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消费需求疲软,季节性消费淡季,居民需求意愿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屠宰场冻品猪肉过剩,市场补库意愿较差。因此,屠宰场以销定产,收猪积极性不高。
在生猪供应方面,端午节后市场出栏节奏一般,散户和集团化猪企压栏情绪减弱,顺势出栏现象增多。集团化猪企有一定增量出栏现象,但受限于屠宰场开工率大幅回落,屠企到货猪源宽松,多地规模猪企高价猪源面临难售压力,规模猪企被迫降价走量,市场情绪较为悲观。
随着6月的结束,猪价也顺势“破7”。国内猪粮比值可能再次跌破5:1。市场对官方重启收储的信心有所增强。同时,生猪出栏均重也在逐步回落。年初猪场疫病风险造成的生猪出栏断档期可能兑现,市场存在一定看涨情绪。
然而,生猪市场也面临1个不利消息。
据悉,随着南方地区高温潮湿的环境持续发酵,猪场疫病风险陡增。市场传来1个坏消息:西南部分地区出现了“小非”现象,部分地区猪场疑似出现“小非”现象。这或将加剧生猪恐慌出栏情绪,叠加国内冻品猪肉库存偏高,冻品猪肉走货或将冲击生鲜市场。猪价前景不容乐观,提醒养殖户及时落袋而安,谨慎选择压栏现象。
根据往年的市场形势,今年下半年开始后,国内猪价有望反弹上涨。短期内,价格可能会快速上涨至15元/公斤。在消费利好提振下,个别地区的价格可能会迅速攀升至16元/公斤左右。目前来看,基层猪价在今年下半年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因此,养殖户们不必过度担心猪价的后期行情。此时,养猪人们应注重控制生猪饲养成本,以规避整体调整可能带来的风险。
对于养殖户来说,目前卖猪面临的亏损问题日益严峻。由于近几年经济收入不理想,人们普遍感觉赚钱难。因此,要实现“猪肉自由”,难度较大。通常情况下,猪价和肉价相互影响,猪价上涨会带动肉价上涨,反之亦然。
目前,散户们希望猪价能够保持稳定,最好降至五元左右,在那里待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淘汰一部分产能,逼迫大集团去产能,减少盘子重量,从而推动猪价上升。
物以稀为贵,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关系必须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否则就无法维持。如果短期内猪价大幅上涨,集团猪场可能会重新扩张,这对于散户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现在集团公司都不愿意主动淘汰产能,表面上看起来都在讨论养猪的方法,但背地里恐怕都在想办法熬死对手。难道只能让散户去产能吗?
高台倾塌往往只在一瞬间,目前正是养猪业正式进入搏击阶段的时刻。而散户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不欠债、不扩规模、抵御疫情、管理成本、做好经营、不贪不赌、必要时清空、大不了再择机进入,不做鸡蛋碰石头的事!
来源:财联社、老梁养殖、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