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浩:改革创新 强化赋能 持续擦亮杭州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孔春浩:改革创新 强化赋能 持续擦亮杭州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3年2月22日在杭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该条例将于2023年3月31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批准,并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6月19日下午,杭州市人大举行了《条例》宣传贯彻工作会议。

在会议上,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孔春浩就市发改委如何贯彻落实《条例》进行了表态。

他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杭州营商环境建设全面进入了法治化的更高轨道。它也是我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的坚实保障。市发改委将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引领,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体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擦亮杭州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他表示,市发改委将聚力改革攻坚,以超常规的力度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向更高水平迈进。近年来,市发改委坚持把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抓手,先后推进实施了728项举措,使杭州营商环境连续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多次获评“最佳口碑城市”,并被国家确定为世行营商环境评估备选和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下一步,市发改委将以深化创新试点为统领,用好先行先试“机遇”,深化推进改革攻坚。抓住疏堵破难、解痛补短的关键性切口,打造一批首创性、引领性、标志性改革成果。一是重点破解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预付式消费监管、企业市内跨区迁移、政策兑付等改革难度大、跨行业领域、企业呼声高的“老大难”问题,实施集中攻坚,构建“领导挂帅、部门牵头、区县试点”的破难体系,加快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对标追赶全国最强最好最优。全力推进6.0版的150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取得实效。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关键环节,持续开展对照检视、对标提升。三是加速接轨世行营商环境新指标体系。全力做好世行营商环境评估的迎评准备,挖掘改革线索,以点及面,形成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杭州路线。

强化三大赋能,持续放大优势效应,打造最具杭州辨识度的营商环境品牌。夯实数字赋能底座,推动政务信息“上下左右”互联互通,加快项目周期“一图管理”、惠企政策“一站直达”等数智场景建设;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打造主动开放与授权开放相结合的开放体系,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设立数据交易所,构建最优数字生态。深化信用赋能支撑,在政务服务、政策兑付、政府采购、行业监管等活动中,推广应用“信用承诺制”;强化信用信息共享,拓展更多惠企利民服务场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完善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推行信用修复“一件事”、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建立健全企业合法权益补偿救济机制。迭代服务赋能思路,深化“一照通办”“一证通办”,推动更多事项“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在便利化改革上做深做透、做到极致;加快“甲方思维”向“乙方思维”转变,“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升级,探索企业群众视角的“一类事”协同办模式,推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打造“暖心提醒”服务品牌,让企业群众真切感受到杭州营商环境的温度。

他表示,要凝聚各方合力,突出共商共建共享,构建全社会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格局。首先,全市营造“学条例、知条例、用条例”的浓厚氛围。全力做好宣贯活动,积极组织《条例》进办事大厅、进园区、进企业,引导广大市场主体知法、懂法、用法。其次,抓好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宣传。及时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加快实现“一地创新、全国共享”。再次,畅通营商环境互动渠道。设立“12345”营商环境服务专席,加强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高效解决。最后,组建营商环境专家顾问团。聘请营商环境“体验官”,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格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