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三周年。同时,5月也是我国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这部民法典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的颁布,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典共分为7编,包含1260条内容。各编的顺序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该法律的制定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它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了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了侵权责任,明确了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这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权利,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总则”规定了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成为统领民法典各分编的总则编。其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写入总则编,充分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同时,该编还规定了民事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以及公序良俗和绿色原则等民法基本原则。
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利。物权法律制度旨在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它是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关于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包括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
民法典人格权独立成编是其亮点之一,因为人格权是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
婚姻家庭制度旨在调整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规范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婚姻编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继承制度旨在调整因继承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它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继承编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按照法定顺序继承。
侵权责任制度旨在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在侵权责任编中,规定了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