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基于儿童视角发展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中如何基于儿童视角发展核心素养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木敏,亳州市第三小学的校长。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以儿童视角开展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儿童视角发展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首先,教学活动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育人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无论是学科知识教学还是核心素养培育,都需要在儿童视角下深刻理解、把握并实施。其次,在理解语文学科这一独特优势的同时,教学重心不能只偏向学科,更要落到学生身上。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坚持以生为本。语文教师应站在儿童角度,以儿童视角去分析文本,才能准确把握儿童在解读文本过程中的独特逻辑,并接受在课程教学中成人视角不合理但在儿童视角下极为合理的地方。

为了培育儿童视角下的核心素养,我们需要关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学习兴趣能让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基于语文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等特点,开展富有情感意向的学习活动。在思维发展方面,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能力,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解读文本,通过元素导入、提问等方式,在课程推进中引导儿童进行思维引导,激发他们对探究文本内容的兴趣和动力。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多层次的认知过程,可以通过文本阅读、分析、想象、输出等环节不断提升儿童的思维水平。

另外,小学语文教材应符合儿童心理和学科逻辑。语文教材应立足于儿童的当下,并着眼于未来发展。内容上应真正与儿童的兴趣相契合,而无需通过外部强加的“诱惑”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教科书选文应文质兼备;文本结构形态应多元化,让儿童接触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本。此外,还应加强语文阅读资料库的建设,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体验和个性化阅读能力,力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综合提升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