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言弃——记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铁人基因传承者”杜垒

人生不言弃——记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铁人基因传承者”杜垒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杜垒在一线岗位上进行巡检。

在2004年,18岁的杜垒从湖北老家加入了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的一支钻井队。他从净化工开始,通过不断努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钻井队管理者,逐渐成长为一名钻井门外汉。

编辑:多年来,他所带领的队伍屡获殊荣,包括中油油服的表扬信、西部钻探的“标杆钻井队”和“提速贡献奖一等奖”等荣誉。此外,他本人也荣获克拉玛依钻井公司颁发的“十大杰出青年”、“年度优秀人物”、“优秀共青团干部”、“一级技术员”和“铁人基因传承者”等称号。在2023年1月,他更是荣膺西部钻探2022年度“”的殊荣。

编辑:扎根一线19年,他回忆起初到新疆时的情景。那时,他加入了32848钻井队,看到井架、钻机、泥浆泵、发电机、罐区等设施,内心感到茫然。到处都是铁疙瘩,轰隆隆的钻机声吵得他根本听不清师傅在说什么。

编辑:为了快速适应工作,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录下不懂或觉得重要的内容。忙碌了一天后,晚上回到宿舍虽然疲惫,但他仍然会敲响师傅的房门,向他请教那些没有弄懂的知识。就这样,他逐渐在内外钳、井架工、副司钻、司钻等岗位上成长起来,并最终学会了带徒弟。

2009年,他随40552队奔赴西南油气田打井。回想起在四川打井的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周边虽然山清水秀,但是没时间看美景,心里总是想着工程上的事。”他还提到了“压井作业是家常便饭,起初害怕井底出东西后来就有经验了,配合技术员进行压井也学了不少东西。”在四川打井的过程中,他逐渐成熟起来。

2014年,他成为了一名技术员。他记得在夏盐会战期间,他每天都要关注很多技术事项,包括各项计划和资料的操心。由于睡眠不足,他常常带着黑眼圈,穿着沾满尘土的工装。从计算联入、钻具排替量、井眼内容积、迟到时间、一个循环周等参数开始,他慢慢积累起了技术能力。

2018年11月,他被任命为50287队的队长。他发现队里有几位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队伍的士气也较为低迷。为了把队伍带好,他以“开会时我是队长,干活时我是钻工”的标准要求自己,主动去了解员工的想法,化解负面情绪,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较短的时间内,队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本懒散的员工开始主动寻找工作,全队的效率也逐渐提高。2019年,在页岩油区块激烈的竞争中,50287队是当年第一支打井“6开6完”的井队,年进尺突破了2万米。

在2022年,他领导的70215和XD70108队实施了“一队双机”,共完成了10口井,节省了58.23天工期,创造了二开最短工期、水平段最短工期等11项纪录。他们承钻的JHW73-32井采用了“震荡螺杆+水力震荡器”钻具组合,水平段“螺杆一趟钻”9.17天,创造了页岩油区块水平段施工的最短工期。

在2022年底,他带领的70215队在该公司全年“单井安全提速度创效工程”的考核排序中排名第5,而XD70108队则排名第13。这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指数。此外,他还培养了两队的5名关键岗位人员和7名岗位“多面手”,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源。

今年,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杜垒带领的团队将攻坚克难,再创佳绩,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