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夏至已过,
正式进入盛夏的季节。
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养生呢?
夏至过后,最忌讳做这6件事。
01制定目标
整夜吹空调
很多人在夏天喜欢开着空调,盖着棉被,一睡就是一整夜。但是,长时间吹空调和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阻碍气血运行,容易导致感冒、头痛、鼻塞和面瘫等疾病。
02
贪吃冷饮,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在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冷饮或吃一个冰激凌,都能带来清凉解暑的感觉。然而,医生提醒我们,过量食用冷饮不仅不能解暑,反而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中医认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所谓“洞泄”,就是指腹泻,就像被捅漏了一个窟窿一样,全部泄露出来。因此,无论年龄大小,此时都应注意保护阳气,少吃寒凉食物。
03
口渴时大口猛灌水。
夏天出汗较多,人们容易感到口渴。许多人会大口猛灌水来缓解口渴。然而,每一次出汗都会带走身体一些盐分。随着不断喝水和出汗,血液中的盐分会越失越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出现低渗性脱水,使细胞水肿,从而出现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症状。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少量多次地饮水,每次饮用100~150毫升,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
04善于利用时间。
喜欢洗冷水澡。
洗冷水澡可能会给某些疾病带来可乘之机。
诱发心脏疾病。
皮肤内的传感器非常敏感,当大脑接收到寒冷的信号时,它会立刻感受到冰冷,从而导致血管自然收缩。如果在洗澡时使用冷水,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例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冷水刺激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
诱发关节疼痛。
当寒气侵入人体,手脚就会变得冰冷。长期下去,关节会疼痛,全身也会感到乏力。如果经常接触冷水,抵抗力会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导致感冒和其他疾病。
「妇科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女性在受到冷水刺激后,容易患上多种妇科疾病。这会对女性的怀孕能力、生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哺乳期、怀孕期和月经期间。
提醒:如果希望通过冷水浴来强身健体,一定要循序渐进,并遵照医嘱。
夏季养生,最佳方法是每天用温水洗澡。这样不仅能洗净汗水和污垢,还能使皮肤清洁凉爽,有助于消暑防病。此外,温水浴还能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抗病能力。
05 分清轻重缓急,重要的事情先做
经常食用隔夜菜。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剩菜剩饭的保存时间不宜过长。然而,长时间放置的剩菜剩饭容易产生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即使经过高温加热,这些毒素也无法完全消除。
06
在烈日下,有些人会光着膀子。
不少人为了消暑,喜欢在阳光下裸露肌肤,晒得皮肤黝黑。夏季人体前心后背的毛孔都会张开,如果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除了会晒伤皮肤,还会导致皮肤出现水肿。
夏至过后,我们应该吃些什么呢?
在夏至这个时段,除了多吃丝瓜和瓠子等葫芦科的时令蔬菜外,还建议多食用番茄和海带。番茄味甘、酸,归肝、肺、胃经,具有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等功效。
在夏季的这个时段,选择水果时应注重其“时令”性。橙子、桃子和杨梅等水果的酸味符合“以酸补之”的原则,它们还富含钾元素,有助于保持人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协调心肌收缩和舒张等功能。
推荐饮食:
一、荷叶和茯苓粥。
[配料]准备1张新鲜或干涸的荷叶,50克茯苓,100克粳米或小米,适量白糖。
[做法]首先,将荷叶煎成汤汁,去除杂质。然后,将茯苓洗净,加入药汤中与粳米或小米一起煮成粥。在出锅前,加入白糖调味。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可以改为: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
二、凉拌莴笋。
[配料]350克鲜莴笋,适量葱、香油、味精、盐和白糖。
[做法]首先,将莴笋洗净去皮,切成条状或块状,然后盛入盘中,加入精盐搅拌均匀,腌制1小时。接着,将莴笋中的水分滗出,加入味精和白糖拌匀。最后,将葱切成葱花撒在莴笋上,锅中烧热香油,待油热后浇在葱花上,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它能利五脏,通经脉。
夏至过后,起居要注意。
夏至过后,要做好三件事。
除了在饮食上,我们还应在日常起居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01制定目标
晚睡早起,保证充足的午休。
夏季白昼长,夜晚短,人们可以晚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但是,晚睡时间不能过晚,以免影响身体健康。一般来说,晚上十一点之前必须上床睡觉。早晨起床时间也应比在春天时稍早,建议在5-6点之间。
中午可以适当休息,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放松。但是,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午休后也不要立刻起床,最好静卧10分钟。如果您的脑血管硬化变窄,出现头晕等症状,那么您不应该午休。
02
早晨起床锻炼身体。
中医养生强调“冬藏夏放”,冬天要藏养,夏天要增强新陈代谢。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我们应该早睡早起,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然而,夏天运动量不宜过大,因为天气炎热,出汗过多会加重人体损耗。在运动时,可以多备一些绿茶和绿豆汤,有助于生津止渴,降温补水。
03
戒除急躁情绪,培养心境平和。
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避免内心的怒火,对夏季养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夏季常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病症。
因此,在夏至时节,可以多做一些偏“静”的事情,比如练习书法、下棋、钓鱼、养花等等,来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给关心的人看看吧~
分享到朋友圈,大家都会感激你的慷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