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当代故事?中国著名作家齐聚“松湖讲堂”精彩开讲

如何讲好当代故事?中国著名作家齐聚“松湖讲堂”精彩开讲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如何更好地把握文学与影视两种文艺形式的共性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描绘现实题材和当代题材?6月27日上午,2023年第十四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采风行活动在东莞松山湖举行。

借此机会,著名作家许辉(安徽省作协原主席、省文联副主席)和王刚(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影《天下无贼》、《甲方乙方》编剧)受邀来到东莞松山湖图书馆,参加2023“松湖讲堂”之四季文艺沙龙第二期。他们与全国知名媒体人、资深影评人谭军波一起,以“如何讲好当代故事,从文学书写到影视创作”为主题,与读者进行零距离分享交流。

2023年“松湖讲堂”四季文艺沙龙活动由松山湖宣传社会工作局主办,松山湖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松山湖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松山湖图书馆、东莞市作家协会松山湖分会联合承办。松山湖管委会总经济师陈潮晖,松山湖宣传社会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以及近百位文学爱好者和读者出席了沙龙活动。此次文艺沙龙由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张曼缔主持。

名家分享,畅谈文学之路与写作心得。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审美和意义价值。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基础,优秀的影视作品也能激发人们对原著文学作品的关注和阅读。在沙龙活动中,三位著名作家、编剧和媒体人围绕“如何讲好当代故事,从文学书写到影视创作”这一主题,分享了他们各自的文学之路和创作观点。

“生活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视野。”许辉从自己的写作历程出发,分享了自己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创作素材的方法和技巧。他表示,写出好的作品,要学会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先从模仿借鉴再到超越。不断阅读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启示和技巧。同时,他鼓励广大文学爱好者要勇于尝试和探索,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

“其实小说、生活丰富多彩,要巧妙提炼到影视作品中,还要让观众产生某种正能量的共鸣,这是每位影视创作者的目的。”著名编剧、小说家王刚分享了对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关系的理解和探讨。他认为,小说和影视作品之间是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将文学作品书写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情节上思考,塑造与观众产生共鸣的电影人物,还要添加必要的电影元素,将故事转化为可视化的表现形式,更直观地向观众表达自己的情感。

“好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文学改编的,而影视艺术对于推广城市形象又是非常有力度的。”谭军波围绕“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列举了展现东莞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的影视题材,包括东莞美食和东莞篮球等。这些题材为打造更具东莞特色和时代感的影视作品提供了灵感。他呼吁广大文学文艺爱好者支持当地影视创作,共同推动东莞文化繁荣发展。

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深受启发和激励。

现场观众包括来自东莞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他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出与文学和影视创作相关的问题。三位专家围绕如何让中国影视作品真正走出中国、我国主旋律影视剧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认可。

参与对话交流的还有来自松山湖的中学生们,他们关注作家的成长经历、写作题材以及对学生群体写作的建议,并与作家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专家们认为,参加沙龙活动的读者对文学充满热爱,提出的问题也具有扎实的文学专业功底,可见读者群体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这也是松山湖高新区作为各类高素质人才聚集地的一个侧面写照。

“这是我第一次在这类文艺沙龙活动上和专家互动,他们在分享中不经意提到的某句话或是某个词,都会给我带来思想的启发和触动。”前来参与活动的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郑老师表示,通过此次文艺沙龙,她掌握了许多实用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读者吴女士表示,沙龙活动对激发广大读者的文学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几位嘉宾的真诚分享让他们拓宽了视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学创作之路很艰难,但喜欢就能苦中作乐。也相信只有坚持,就会收获如愿的成果。”

读者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不仅为松山湖的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激励了更多人对文学创作的关注和热爱,为文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