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模式吸金的“红木王国”注定崩塌

用这种模式吸金的“红木王国”注定崩塌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极具感染力的语言

实实在在的精美家具,令人心动的收益。

编辑:令人心动的超高收益

编辑:......

编辑:刘某等3人经过一番努力,

家具公司原本从事红木家具的生产和销售。

编辑:走上了非法集资的道路。

编辑:......

编辑: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某发现了红木家具市场的巨大商机,于是与他人合作,采用“订单消费模式”的方式,在7个月内吸收了4800余万元的资金,并建立了“红木王国”。然而,当刘某按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启动键时,“红木王国”的崩塌结局已经注定。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人刘某、王某、李某有期徒刑四年至三年不等,并处以各罚金。目前,一审判决已全部生效。

利用“订单消费模式”来吸取资金。

在2013年,刘某作为镇江市一家实木家具公司的老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他感到非常焦虑。然而,在这个时候,一份定制红木家具的订单让他大吃一惊,因为红木产品的利润非常高。因此,刘某成立了镇江某红木家具公司,专门从事红木家具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成立后,刘某面临了一个难题:购买红木原料和搭建家具生产线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于是,他决定寻找合作伙伴,以壮大自己的红木事业。

在2016年2月,刘某结识了王某,后者向他介绍了“投资讲师”。这种吸收资金的方式被称为“订单消费模式”,投资者只需支付1万元就能购买价值3万元的产品。公司会在20周到60周不等的时间内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来获得利润,并每周返还一定数额的收益给投资者。

“只要返利够高,宣传力度够大,不愁拉不到投资。”听完王某的介绍,刘某对“订单消费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红木产品利润丰厚,升值潜力巨大,刘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种吸收资金的方式。尽管他明知自己没有融资资质,但仍然决定采用“订单消费模式”来筹集资金。

随后,刘某聘请王某担任镇江某红木家具公司的总经理,并聘请有集资经验的李某一同参与。三人商定“订单消费模式”的收益办法:投入1万元,每周返利290元,分50周发放完毕。这意味着投资者只需投资1万元,就能获得0.45万元的收益,回报率高达45%。

“签一份订单消费协议,花1万元买价值3万元的红木家具,公司负责生产销售,每周按时返利,买到就是赚到!”2016年10月,王某和李某组建了团队,在镇江、南京、苏州等地公开宣传讲课。他们组织了各种旅游考察活动,带投资者去全国各地的红木家具馆参观展览,并谎称这是与公司合作的生产商,让投资者放心签订订单消费协议。经过一番运作,订单纷至沓来。

“红木王国”

当刘某发现自己手头拥有大量可支配的资金时,他的野心也随之增长。为此,刘某在镇江、南京、常州、扬州等多地设立了红木展示馆,并委派负责人在当地吸收资金。此外,刘某还将除了利息之外的资金全部投入到福建莆田新建的红木家具公司,让该公司负责生产和销售红木家具的实际经营活动。

在一段时间内,莆田红木家具公司的厂房里堆满了红木原材料,而产出的红木家具也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各地的红木展示馆。对于刘某来说,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即在莆田建立了一个“红木王国”。他认为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到了2017年5月,刘某发现能够吸收到的投资款越来越少。加上红木产品市场开始出现疲态,他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销售红木家具获得更多利润。为了资金周转,刘某开始卖房卖车,并用红木家具抵账。然而,许诺给投资者的天价返利仍然难以满足。面对这种情况,刘某开始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哄骗投资者。

2018年9月,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接到秦某的报案。秦某称,他向镇江某红木家具公司打款500余万元购买红木家具,但到期后却没有收到货物,也无法联系上对方。公安机关最初以涉嫌合同诈骗罪立案。但在梳理涉案公司相关账户时,发现其中有大量交易明细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利息发放流水高度相似。经查,秦某与刘某并无真实交易,而是假借买卖之名行投资之实。合同中所谓的“货款”实际上是秦某的投资款。

在2019年4月,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刘某、王某和李某三人立案侦查。一周后,刘某投案自首,并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随后,李某被抓获归案。在家人规劝下,王某主动投案。至此,刘某建立的“红木王国”崩塌。

分层处理,精准办案。这样表达更简洁明了。

在2020年9月,姑苏区检察院应公安机关的邀请,提前介入了该案。由于涉及的人员层级众多,且不同人员犯罪的主观恶性和情节各不相同,因此承办检察官结合案件情况,对每个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建议公安机关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分别根据犯罪情节作出处理决定。对于那些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中参与时间早、程度深、作用大的人员,应作为主要责任人员从严打击;而对于那些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中参与程度不高、受聘参与从事支付结算等业务的人员,则建议从轻、减轻或不作为犯罪处理。

承办检察官与民警对暂扣的红木家具进行了仔细核对,并认真审查了涉案企业往来账目等在案证据。

在2020年10月,刘某、王某和李某三人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移送到姑苏区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为了精准高效地处理此案,承办检察官与民警一起详细梳理和筛选数据。他们对每位投资者的报案笔录、提交的订单协议复印件、POS单和银行流水等进行了仔细核对。根据银行流水、投资订单等客观证据,他们谨慎地认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数额和报案人的实际损失数额。

经查,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刘某、王某和李某以镇江某红木家具公司的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超过4800万元,造成实际损失超过1400万元,受害者超过100人。

在2022年9月,姑苏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一审法院判决被告人刘某、王某、李某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三年不等,并处罚金2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王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在二审期间,王某申请撤回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因此裁定准许王某撤回上诉。目前,一审判决已经全部生效。

来源:检察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