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火种采集仪式:活力青春与古老文明的深情呼应

亚运火种采集仪式:活力青春与古老文明的深情呼应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6月15日上午,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采集成功。

这次仪式以人文自然、简约神圣为基调,充分展现了“以中华文明为柱基,以奥林匹克为引导,历史与未来辉映,良渚与亚运交响”的美好图景和精神内核。

8时50分,以良渚文化为元素的文艺节目情景舞蹈音画《良渚之光》正式开始。随着音乐旋律的悠扬神秘,身着远古服饰的良渚先民缓缓向大莫角山高地汇聚、起舞。

白色采火使者队伍共十九人,他们手持采火棒缓步登上台阶,走向采火装置。装置中心是一面凹面镜,外圈是良渚玉璧造型。最终,他们成功点燃了采火棒。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用玉制成六件器物,用来礼敬天地和四方。用苍璧礼敬天,用黄琮礼敬地,用青圭礼敬东方,用赤璋礼敬南方,用白琥礼敬西方,用玄璜礼敬北方。

玉璧和玉琮是五千多年前良渚文明的代表性玉礼器。它们以玉璧造型的采火装置和玉琮造型的火种盒展示装置,展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文化标识。

编辑:玉璧象征着天和太阳的光芒。在中国,玉璧的历史悠久,已有近九千年的历史。良渚玉璧已经基本定型,大多数都是素面,有些上面还雕刻着以“鸟立高台”为主题的符号。

编辑:自五千多年前起,玉璧便一直是美玉的典范,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例如,虞叔怀璧招致祸害、和氏白璧三献被刖、蔺相如完璧归赵护国、张良奉白璧救主等历史典故,让玉璧在浩瀚的文明长河中获得了更旺盛的生命力。

编辑:琮源自良渚,盛行于良渚,象征着神权。良渚玉琮是一个复杂结构的宇宙模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观念和信仰。它整体呈圆柱形,上大下小,象征天地。外壁有四角和四个直槽,表现四面八方。雕琢的太阳神式祖先神像和图案二方连续,向上无限复制。中央的穿孔既是沟通天地之道的通道,也是宇宙中轴——天旋地转,天人合一。

良渚玉琮的外形和结构呈现出“四面八方”的特征,象征着“天人合一”。在动态旋转过程中,它“扶摇直上”,是良渚文明宇宙观的集大成者,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杭州亚运会火炬设计方案名为“薪火”,灵感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它以庄重大气、意蕴深远的造型,通过火炬手们的手手相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设计的独特创意和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

火炬的造型从下往上逐渐生长。炬基以八条水脉为文明之脉,代表浙江八大水系。炬身采用良渚螺旋纹作为演化,形似指纹,自然交织,精致细密。炬冠以玉琮语意为特征,方圆相融,昂然而立。出火口的设计灵感来自“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寓意“光在内周而复始”。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在动静之中迸发出由外向内融合的运动员力量感和汇聚态势。

灵感源自良渚文化玉琮的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琮琮”,以黄色为主色调,象征着大地和丰收。其头部装饰的纹样源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神人兽面纹”,寓意着“不畏艰险、超越自我”。

穆穆风雅,金声玉振,美玉贺岁,光耀东方。如今,当亚运火种在玉璧造型的采火装置中点燃,在以玉琮为表征的火炬中薪火相传,当饱含良渚文化底蕴的吉祥物“琮琮”向世人发出盛情邀约,崇玉的古老文化与时代精神、体育精神交相辉映,融汇出别样新风采。

良渚遗址是中华文明史的实证圣地,其5000多年前的古城揭示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存在一个稻作农业支撑、社会分工明显、信仰统一的区域性早期国家。

编辑: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文明史的实证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从此,“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脉络变得更加清晰,不再是凭空虚构的浪漫想象。

编辑:自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建成以来,它不仅以更生动的方式讲述了良渚的故事,更探索了一条文化遗产保护惠及民生的新途径。城门、城墙、考古体验、河道、作坊、雉山观景台、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西城墙遗址、良渚文明探索营地、大观山休憩区和鹿苑等景点都吸引了众多游客。人们在园中追溯历史、寻找根源和灵魂。

编辑: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采集亚运火种,寓意着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点燃了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体育之火、文明之火、和平之火。这将更好地向亚洲人民展示中华文明的古老悠久,以及中国人民对亚洲和世界的美好心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