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学问林”,然后点击“置顶公众号”。
点击上方“学问林”,这样您就可以置顶我们的公众号。
学问林致力于教导孩子成为聪明人,有学问的人。我们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未来化平台,旨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421篇原创文章。
微信公众号
,,
学问林:致力于为孩子提供现代化学习和未来化发展的平台。
这是一个传播前沿教育理念、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数学在线学习平台。
【六年级毕业,全套知识点一览无余,点击观看】
您的孩子是否也喜欢咬指甲呢?
在《儿科医生》这部电视剧中,有一个情节描述了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去看医生,她向医生抱怨说,孩子咬指甲的行为无法控制。
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儿子去看医生,跟医生诉苦说,孩子咬指甲太厉害了,怎么也制止不了。
家长曾多次劝说孩子,甚至尝试了各种方法,如抹辣椒、芥末和盐等,但都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即使去看医生,孩子仍然不停地咬自己的指甲。
电视剧播出后,许多家长纷纷表示感同身受。他们表示,自己的女儿在4岁多时就开始不停地咬指甲,导致手指头变形,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
我家姑娘 4 岁多的时候就开始一直咬指甲,手指头都变形了,怎么说都改不了;
我的儿子在严重的时候,手指头的皮都是破的;
我的孩子一直有咬手指和指甲的习惯,从他上一年级开始,他的手指已经开始脱皮,简直令人难以忍受。
身边有很多人都有咬指甲的习惯,甚至很多成年人到了一定年龄仍然无法改掉这个坏习惯。
在百度贴吧中,有一个名为“咬指甲吧”的专区,许多人都在这里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希望能够克服“咬指甲”这个不良习惯。
由此可见,这个问题是多么难以戒除。
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习惯时,必须高度重视,并尽早帮助孩子摆脱这个不良习惯。
01制定目标
儿童行为问题矫治》课程中,关于“咬指甲”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主讲人徐震雷先生来自北大,他解释道,当孩子出现咬指甲的行为时,这并不只是一个行为问题,更多地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状态。
当孩子出现咬指甲的行为,并不单纯是行为问题,更多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状态。
孩子什么时候会开始咬指甲?什么时候他们的咬指甲频率会加重?这往往是因为孩子感到焦虑、压力巨大、面临考试、受到师长的训斥甚至体罚,当他们心里感到不舒服时,就会下意识地咬指甲。
咬指甲虽然不卫生也不美观,但它能让人感到舒适。
由于简单、微弱、重复的刺激能够产生安抚和镇定的作用,因此...
婴儿在婴儿时期吃手、吮吸母乳或奶嘴,都是因为这个原理。
当孩子感到焦虑、紧张或压力过大时,他们会感到痛苦和不适。当人们感到痛苦和不适时,他们会本能地哭泣。哭泣可以帮助减轻内心的痛苦。
然而,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和引导却要求他们不要哭泣。这意味着痛苦只能深藏在心中,无法得到释放。
无法释放的负面情绪不会自行消失,而是慢慢积压在心里。当孩子感到焦虑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咬指甲或吃手来缓解内心的不安。
因为任何积极的情绪都能有效缓解不愉悦的感受,所以孩子正在通过调整来适应环境。
老师指出,临床研究表明,咬指甲的孩子通常都是性格温和的乖孩子。由于他们不会采取打人或骂人的激烈发泄方式,因此他们会通过咬指甲来缓解内心的不愉快。
02
如果孩子无法戒除,那么他们长大后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专家指出,那些从小就喜欢咬指甲,并且屡教不改的孩子,在长大后可能会面临5种不同的结局。
一:疾病源于口入。
“病从口入”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孩子咬指甲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指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一旦进入口腔,长期积累,必然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指甲损伤严重,可能会引发甲沟炎。
经常咬指甲会导致指甲变丑,甲床凹凸不平,甚至变短,只剩下一小截。
不仅小孩的手更容易长倒刺,而且经常咬指甲还会让倒刺愈合变得困难。
尤其是在撕扯倒刺时,皮肤深层会受到损伤,这很容易导致出血和感染。
此外,长期咬指甲还可能导致甲沟炎。
曾经患过甲沟炎的人都知道,这种疾病会引发红肿和胀痛,严重时甚至需要将整片指甲拔掉。
三、影响孩子的外貌
千万不要认为,咬指甲的行为只会影响指甲的美观。
长期咬指甲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牙齿发育变形,进而影响口腔结构,从而改变面部骨骼的整体轮廓。
下颌前突、牙齿不齐、牙龈肿大等,都可能是由于咬指甲而引起的。
四:因为指甲不够美观而感到自卑。
经常咬指甲的孩子,他们的指甲通常不太美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用双手来与人交往。
对于小女孩来说,双手是她们的第二张脸,而被咬掉的指甲坑洼不平,会使她们感到自卑。
对于小男孩来说,长着丑陋指甲的手指可能会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嫌弃,导致他们不愿意与他牵手玩耍。
五、心理健康问题。
“爱咬指甲”并非仅仅是由于身体缺乏某种元素,它与心理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孩子许多“不良行为”并非偶然,背后可能隐藏着他们的需求。
根据《儿科神经病学研讨》中的一项研究,大约70%的发育期儿童都会出现一些看似无意义的重复行为,例如咬指甲、抖腿和挤眼等。
这些看似无意义的小动作,实际上是一种感官自我调节的方式。
当孩子感到不安或焦虑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吃手或咬东西等重复行为来释放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这种物质能够产生一种舒缓的感觉,有助于使孩子平静并集中注意力。
如果父母未能及时关注自己的言行,孩子的心灵将无法得到安抚。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他们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
03
当孩子喜欢咬指甲时,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不能强制制止。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形成了不良习惯或小毛病时,会采取强制性、大声吼叫或打骂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然而,这种方式往往收效甚微,而且还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削弱亲子关系,使孩子变得胆小、自卑。
可以参考下面这位妈妈的方法:在孩子经常啃咬的手指上贴上一个可爱的创可贴图案。
为了帮助5岁的女儿戒掉咬指甲的坏习惯,妈妈带着女儿去药店,让她自己挑选了一款上面有Kitty猫的创可贴。
回到家后,女儿非常高兴地把漂亮的创可贴贴在指甲上。一段时间以来,她除了洗澡外,都不愿意摘下它。
有时候,当女儿沉迷于玩具时,她无意中抬起手,咬了指甲。这时,她会感觉到创可贴的味道,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
渐渐地,当女儿想要咬指甲时,她会抬起手,看到创可贴上的Kitty猫,便会停下来。因为Kitty猫是她喜欢的,所以她无法忍心咬下去。
半个月后,女儿不再咬指甲了。
不仅感慨万分:一张小小的创可贴,竟然能让孩子不再咬指甲。
如今,儿童创可贴的款式越来越多样。不仅有女生喜欢的Kitty猫和小熊,还有男生喜欢的火车和飞机。只需将孩子喜欢的图案创可贴贴在指甲上,孩子就不会轻易咬指甲。
我们使用创可贴的目的,是为了时刻提醒孩子。
不过,使用它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咬指甲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并且希望能够改正。
所以,在引导孩子改正咬指甲的习惯之前,家长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有些淘气的小孩子根本不会在意,当他们想咬指甲时,甚至会直接撕掉创可贴。
贝塔百科曾经分享过一个方法,用来帮助自己的儿子戒掉咬指甲的坏习惯。
妈妈告诉儿子:从今以后,你不能再咬指甲了,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儿子问道:为什么不能咬指甲呢?
妈妈回答说:“妈妈告诉你,如果你继续咬指甲,那么你班上的小花就不会再愿意和你牵手了。(小花是儿子认为全班最好看的小女孩)
儿子激动地说:“那可不行!那我以后不咬指甲了,妈妈你帮我看着点儿!
尽管儿子有时会不自觉地把手指放在嘴边,但最终他都会自觉地放下手。
真想夸夸这位妈妈,她采用了一种“出奇制胜”的方法!
二:对症下药。
找到孩子咬指甲的真正原因。
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咬指甲呢?
如果父母的行为或说话方式导致孩子咬指甲,那么这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沟通,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如果孩子突然开始咬指甲,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身体内缺乏某种元素,需要及时就医,而不是自行用药。
三:多陪伴孩子,帮助他们释放精力。
转移注意力:孩子咬指甲与男性吸烟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瘾。
家长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多陪伴孩子阅读和玩耍,增加亲子互动时间,在玩耍中帮助孩子忘记咬指甲的习惯。
咬指甲不仅仅会导致指甲被咬秃,还可能隐藏着其他问题。
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如果我们不加以关注,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行为问题。
当然,许多孩子凭借自己的力量,成功抵御了负面情绪的侵袭。然而,许多孩子却因此保留了咬指甲的习惯,直到成年。
生活智慧,意指在生活中所获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