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之事,
历来被人们所唾弃。
然而,仍有不法之徒试图不劳而获。
盗窃成瘾,无法自拔。
最终,我们只能承担罪责。
不久前,
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案件。
一起盗窃案:被告人冒充业主开锁入户盗窃。
被告人冒充业主开锁入户盗窃,
幸运的是,被回家的业主及时发现。
案情回顾:
2022年12月,刘某来到仙桃市某小区,发现业主毛某全家外出,于是他拨通了开锁公司的电话,声称自己将钥匙落在“家中”,并提供身份证让开锁人员将该户房门打开。刘某在盗得3000元现金后被回家的毛某发现,毛某家属立即拨打110报警。刘某谎称要上厕所,并将盗得的现金放入卫生间。案发后,公安民警在毛某家卫生间找到了被盗的3000元现金。
「刘某真是胆大包天!」
在光天化日之下,
居然敢冒充业主。
让开锁师傅打开他人的家门。
进行入户盗窃。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以案为鉴,说法。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入户盗窃他人财物,其行为构成盗窃罪,应依法惩处。刘某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认罪认罚,因此对其可以从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在这个案件中,...
被告人刘某最终被判有罪。
正是因为业主及时回家,
没有盗窃财物。
那么,这意味着......
在法律上,对于这种入户盗窃的行为,
但未盗走任何财物的情况
这是怎么规定的呢?
法官们说:
此情况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入户盗窃。无论盗窃最终是否“成功”拿到钱财,或者盗窃拿到的钱财是一元还是一万元,都将受到定罪处罚。另一方面是犯罪未遂。由于本案中被告人最终因为业主及时回家而没有盗走钱财,因此符合法律规定的因被告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情况。这属于犯罪实施终了的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还有哪些情况与入户盗窃相似?
无论盗窃金额大小,都应受到定罪处罚。
法律小贴士:
四种情况无论盗窃金额多少都要定罪处罚
1.无论盗窃最终是否“成功”获得钱财,无论金额是一元还是一万元,入户盗窃都将受到定罪处罚。
2.多次盗窃,即在2年内盗窃3次以上。
3.携带凶器盗窃,即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或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用于盗窃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4.扒窃,即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如今,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
人们持有现金的数量越来越少。
这样一来,盗窃实物的行为就会增加。
例如,盗窃了一辆电动车。
盗窃了一辆电动车和几条香烟。
这些都是盗窃行为。
法律会如何判决呢?
法律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以案为鉴,说法。
根据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千元至3千元以上的行为属于“数额较大”;盗窃公私财物价值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行为属于“数额巨大”;而盗窃公私财物价值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行为则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其次,无论是电动车还是香烟,都需要经过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市场价值鉴定。最终,根据鉴定结论,我们将依法进行定罪处罚。
关于盗窃罪,它规定...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
1千元至3千元以上,即“数额较大”。
那么,如果按照金额计算,
不足1千元。
是否就不会被定罪处罚?
法官们说:
除了上述提到的四种情况外,还有另外四种情形,即使盗窃金额未达到1千元,仍然可以定罪为盗窃罪。
法律小贴士:
即使盗窃金额不足1千元,仍有可能被认定为盗窃罪。
1、曾经因为盗窃而受到刑事处罚;
2、在过去的1年内,曾因盗窃而受到过行政处罚。
3、组织或控制未成年人进行盗窃。
4、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在事件发生地实施盗窃行为。
5、盗窃残疾人士、孤寡老人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所拥有的财物。
6、在医院盗窃病人的财物或亲友的财物。
7、窃取用于救灾、抢险等救助款项的行为;
8、因盗窃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如果被盗的财物包括...
例如电动车、黄金、香烟等。
被小偷偷走后转卖给他人,或者已经挥霍殆尽。
公安机关通过各种途径。
然而,实物却无法追回。
那么,应该如何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呢?
法官们说: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会根据被盗物品的价值,在判决中直接要求被告人赔偿被害人。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发现购买的电动车或黄金等物品来历不明,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拨打报警电话进行举报,以免因小利而导致自身陷入牢狱之灾。
法官提醒广大市民,
请注意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盗意识。
以防盗窃财物。
同时也要做到君子爱财,不义之财勿取。
取之有道。
不要因为恶行微小而去做,
切不可为非法利益,而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