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徽墨以其卓越的品质而闻名于世。徽墨,看似普通的一块黑泥块,却是无数文人学士心中的珍宝,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跟随黄山市导游员协会导游陈梦雅,一起了解徽墨的前世今生。
编辑:古人曾说过:“得到徽墨就像得到良马一样。一方好的墨能承载起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与魅力。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只有被称为“墨业之首”的徽州徽墨才能被称作是“
徽墨自诞生起便一直是中国墨的领军者。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唐时期,当时由于安史之乱,北方的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向南方转移。易州墨工奚超父子定居在江南歙州,他们制造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和“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南唐后主李煜非常珍视奚氏墨,于是命令其子廷为“墨务官”,并赐予国姓李作为奖励。从此,易姓李廷珪,李廷珪成为了古今墨家的宗师。
到1915年,徽墨“地球墨”分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南洋劝业会优等奖。1989年,徽墨获国家质量金奖。1994年,徽墨荣获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际博览会金奖。2000年至2004年,徽墨连续荣获中国文房四宝国之宝证书。
古代和近代,我国许多名书画家都使用徽墨创作出璀璨夺目的作品。例如,宋代诗人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二首和米友仁的潇湘白云图等书画作品,至今仍保留着墨色润泽如新的特点。那么,墨究竟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黄山市导游员协会导游陈梦雅表示,从字形上看,墨字的结构是上“黑”下“土”,因此墨是由一种黑色的灰制成的。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古人通常使用天然颜料进行书写,例如木炭和石墨。所谓的天然墨就是将石墨捣碎并加入清水,搅拌成“墨汁”。但是,由于石墨无论如何捣碎,在书写时仍然会产生颗粒感,导致字迹不够流畅。 曹植在一首诗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墨出青松烟”。烟是由动植物未完全燃烧而产生的气化物,遇冷凝固而成,因此产生了烟灰。这是墨的主要原料。 人工墨的出现,无论是从质量、使用价值还是审美观等方面来看,都远远超过了天然墨。因此,天然墨逐渐被淘汰。
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所以墨是用一种黑色的灰制成的。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古人一般使用天然颜料进行书写,比如木炭、石墨。所谓的天然墨就是将石墨捣碎加入清水,搅拌成“墨汁”。但是因为石墨再怎么捣碎,在书写的时候还是有着很重的颗粒感,使得字迹不够流畅。然而更细腻的灰在哪里?曹植在一首诗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墨出青松烟”。烟是动植物未完全燃烧而生成的气化物,遇冷凝固就产生了烟灰,这是墨的主要原料。人工墨的出现,无论是从它的质量、使用价值,还是审美观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天然墨,天然墨因此被渐渐淘汰。
汉代应劭撰写的《汉官仪》中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这条文献非常珍贵,其中“月赐”这句话表明皇帝会按照固定的时间将墨分发给官员,这说明当时墨的产量已经相对稳定,手工墨已经成为主流。而徽墨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唐代末期。
●《天工开物》中松烟墨的制作方法
然而,松烟制墨需要选择粗壮且松脂丰富的古松,这导致了许多古松被砍伐殆尽。宋代时期,人们需要寻找新的制墨原料,而松脂含量对松烟墨品质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尝试直接用油烧烟,于是油烟墨诞生了。
烧油取烟法是将桐树籽榨出的灯油点燃,然后在油灴上方用铁板或铁盖收集油烟。能用鹅毛刷轻轻刷下的是上等油烟;需要用力刮下的是次等油烟。通常每斤油可获得一到二两油烟。由于油烟墨比松烟墨更细腻,光泽度也更好,还能让书写者“纵享丝滑”。
在宋元时期,墨工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药物,制成了药墨。珍珠粉能使墨粉颗粒更加细腻;冰片能防虫、防蛀;麝香具有渗透力,能帮助墨更好地渗入纸中。从此,墨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明清时期,徽墨制作进入鼎盛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墨的产量大幅增加,制墨技艺不断提升。墨的图案绘刻和漆匣装潢制作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名工名品层出不穷,形成了以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为代表的休宁派。清代徽墨制作分为四大名家,包括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其中,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绩溪县人对徽墨进行了改进创新,制成了如“金不换”的文苑珍品,使徽墨形成了“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的特点。
在这段话中,作者描述了徽墨的原料和品种。其中,最名贵的是超漆烟等高级油烟墨,它散发出紫玉般的闪光,用于书法时能使墨色黝润,用于绘画时能使色彩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分明。因此,它深受历代书画家的推崇。
自当代以来,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徽墨不断创新、发展和恢复,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产。同时,它也增添和开发了新的品种。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现代制墨业还把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并施以五彩,嵌在锦匣当中,供人们鉴藏。这是现代制墨业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目前高档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您刚才收听的是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推出的【2023年“听故事 游安徽”系列之一:导游带您游安徽】,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