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丨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第33期:特别策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

直播回放丨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第33期:特别策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教育强国之路上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之策。6月18日,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特别策划“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德育杂志社主办,田家炳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分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协办,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承办。本次活动在兰溪市振兴小学举办,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参会人员300余人。

中共兰溪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丽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贵华,田家炳基金会代表甄眉舒女士分别为活动致辞。

吴丽娅副书记对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兰溪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方面的“三个坚持”。

★吴丽娅

刘贵华副院长线上参与了活动。他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贵华

甄眉舒女士表示,田家炳基金会历年来支持学校探索构建校本德育特色,促进教师德育专业素养的提升,并对本次活动的研讨成果表示期许。

★甄眉舒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郝志军以《新课程的育人导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建议》为题作主旨报告。郝所长以新课标的育人导向为引子,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的相关性和独立性,并就导向要明、内容要实、方式要活、体系要全、典型要立、评价要真,体系要强、队伍要壮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郝志军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钱旭鸯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性》为题聚焦“什么是综合课程”“为什么要综合”两个问题进行深度阐释。她指出,所谓“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是在学校中界定不同区隔的知识,而是统整在真实问题和议题情境中的知识。

★钱旭鸯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楼伟民以《精准施策,实践育人,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综合实践金华样本》为主题作主旨报告。楼书记从坚持系统性谋划、聚焦系统性抓手、打造标志性成果三方面介绍综合实践活动金华实践成果;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深走实、打造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育人的全新目标方面作了展望。

★楼伟民

兰溪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益民以《三合五化:中小学“合一”劳动教育的兰溪实践》为题,基于兰溪劳动教育的发展情况,提出“合一劳动教育”,即将“天人合一、五育合一、知行合一”为劳动实践育人目标的教育。接着,他介绍了兰溪“五化”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展示了兰溪教育人在劳动教育领域的新思考、新突破。

★李益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德育杂志社主编金东贤主持上午开幕式及嘉宾分享环节。

★金东贤

活动还安排了嘉宾对话。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丽华、福建教育学院教授邹开煌、嘉兴市教育学院义教处处长张建芳、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王国云、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劳动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戴君、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和平分校书记、校长叶建华等专家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对话。专家对话由中国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冯新瑞主持。

★对话环节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介绍了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经验探索。来自全国各地的6所学校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探索。6位老师通过说课的方式展示了如何有效开展综合活动课程。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方凌雁和福建教育学院教授邹开煌分做“学校经验”和“教师说课”两个时段的点评嘉宾。下午的活动由浙江省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康伟平主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德育杂志社副主编刘洁做最后活动总结。

★方凌雁

★邹开煌

★康伟平

★刘洁

本次活动部分内容的文字版将刊登在《中国德育》2023年第17期,敬请关注!

【回看链接】

https://makvn.h5.xeknow.com/sl/3CoWGO

往期文章

【中国德育杂志社新媒体中心】

声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全年杂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