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大党必须解决的独特难题。他告诫全党要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地从严管党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其中,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是一个重要方面。 迈上新的伟大征程、完成新的使命任务,全党只有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才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能职责,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充分调动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全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
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都是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拼搏得来的。为了实现党的二十大所描绘的宏伟蓝图,我们仍然需要依靠拼搏和努力。能否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始终保持创业初期的励精图治精神状态,防止出现能力素质不足和精神状态不佳的问题。总体来看,目前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都是良好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干部队伍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作为共产党人,我们要始终保持革命精神,督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不断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勇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党的重要纪律检查机关,也是国家监察机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按照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保持清醒和坚定的态度。我们需要立足于自己的职能职责,通过明确方向、建立规矩、整顿风气、增强免疫力,来营造积极健康、勇于担当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坚持纠树并举、激浊扬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践行“三严三实”,更好地担负起自身的职责使命。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将严格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结合。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结合,以新风正气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纪律教育。推动各级党组织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必修课,促进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要严抓整治、常抓监督、善抓容错,紧盯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问题,坚决查处固步自封的“守旧者”、碌碌无为的“躺平系”、拈轻怕重的“甩手派”、敷衍塞责的“拖延症”,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严的基调、严的举措、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同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捆住一些人乱作为的手脚,放开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手脚,形成建功新时代、争创新业绩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我们需要精准把握政策策略,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各方面。我们应该以公平公正赢得干部信服、群众认可。我们需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问题,并综合考量事实、情节、态度等因素。我们应该区分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我们需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我们应该综合运用谈话函询、提醒批评等方式,在监督中保护、在执纪中教育、在执法中惩戒。我们应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做到处理问题既有刚性力度又有柔性温度。我们还需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落实澄清正名机制。我们应该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应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在迎接挑战和攻坚克难中奋勇向前。(韩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