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高回报”
编辑:年化收益率达到20%,稳稳赚钱。
编辑:......
编辑:网络中有这样一群“高尚”的陌生人。
有钱却不自己去赚,偏要亲自教导你如何赚大钱。
“稳赚不赔”的巨大项目
想要分享,就要想方设法。
这就是一场虚假的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01制定目标
来钱最快?骗你最狠。这样表达更加通顺,也更符合语言习惯。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其涉案损失最大。
△视频:执迷不悟!女子被网上“男友”骗取钱财并洗脑。
她大声喊道:“别骚扰我!我没有被骗!
X小姐在一款交友软件上结识了一位男子。
不久后,他们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对方建议她下载一款软件,以便进行私聊。
并推荐一款“特别赚钱”的基金链接。
最初,它确实能够赚钱并提现。
而开始大量投入后,却再也无法提现。
男子谎称,如果报警,他也会被抓。
一再拖延,直到民警上门劝阻。
X小姐的情绪依然激动,难以与之沟通。
在民警不懈的劝阻下,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最终选择报警。
“大师”群里教炒股,结果却是诈骗!
△视频:投资10万元,收回100万元?民警接力守护老人的100万元“投资款”
周老伯无意中加入了一个“炒股群”。
群里的“荐股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款炒股平台。
然而,“开户交易需要100万元资金”。
周老伯终于凑齐了100万元的资金,准备将它转交给群友。
经过两路民警的多番劝阻。
才终于清醒过来。
网友推荐的理财App是假的!
△视频:女子听信网友推荐,投资被骗,民警及时劝阻,挽回损失18万元。
沈女士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好友”。
经过他的推荐,我下载了投资App。
在对方账户中转账了十余万元。
仍然坚持继续向对方转账。
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他终于停止了挥霍。
保住了18万元的巨款,差点又转了出去。
02
受害者亲身讲述他们的经历
我是如何中招的?
犯罪分子通过投放虚假广告、加入投资群聊以及下载理财App等方式进行欺诈行为。
冒充“理财专家”或“炒股大师”。
或通过感情诱导投资、虚假交易等多种手段进行诈骗。
在各种“花式”套路的重重包围下,
那么,受害人是如何一步步被欺骗、被洗脑的呢?
△视频:被害人现身说法,讲述他们被骗的经历。
受害者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日赚上千”的广告。
点击后,您被拉入了一个理财群。
群友们都在谈论“跟随老师的投资能带来收益”。
随后,我被推荐下载了一款理财应用。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投入2000元,成功提现2500元。
于是,我再次投入了20000元。
很快,账户的盈利余额显示为28000元。
当我想要提现时,客服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我的申请。
并要求继续转账才能解除封锁。
一套“经典”的组合拳
受害者已经被困在了一个连环陷阱之中。
直到最后,我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后知后觉。
但已经无法挽回了。
03
骗子自白
我是如何欺骗你的!
想知道骗子是怎么对付你的“下套”
被骗的钱能否追回?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诈骗分子的“自白”。
△视频:“操盘手”落网后自述其诈骗过程
根据落网的理财诈骗“操盘手”的自述,...
诈骗团伙内部的结构分工非常复杂和严谨。
有的负责通过聊天来培养感情。
有的负责“打枪”,即引导客户充值资金。
编辑:有的负责“流水”,即第一时间转移钱款。
编辑:......
编辑:为什么公安机关难以追回诈骗所获的财产?
因为你的钱一旦进入了骗子的账户。
第一时间已被转移。
几分钟内已经多次转手。
如同泥牛入海,再也无法追回。
04善于利用时间。
反诈民警为您揭晓真相。
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的套路。
△视频:民警带您了解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的套路解析
套路解析:
Step1:抛出诱饵,诱使他人入瓮。
诈骗分子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的网络投资理财广告,将受害者拉入所谓的“投资”群聊。他们扮演投资导师或金融理财顾问的角色,组织同伙在群聊中扮演投资者。他们通过发布虚假的赚钱截图和“直播理财课程”来欺骗受害者。有些诈骗分子还会打造虚假的人设,与受害者建立恋爱关系,以“有特殊资源”或“平台有漏洞”为由,引诱受害者开设账户进行投资。
步骤2:尝到甜头,建立信任
受害人前期投入少量资金获得返利,但随着投入的增加,资金无法提现。
步骤3:诱导加码,血本无归。
接着,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直到受害人发现自己被骗。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受害人将被踢出群聊并拉黑。这种骗局的发案损失最大。受害人在骗局中往往被深度洗脑,不仅损失钱财,还损失感情。
防骗技巧
1、不要被高回报率所诱惑。
诈骗团伙所塑造的投资项目通常拥有超高的年化收益率,例如20%甚至50%,并且声称“稳赚不赔”,但我们绝不应轻信这些项目。
2、辨别虚假应用程序
诈骗团伙制作的非法App无法在手机官方应用市场上架,只能通过点击网址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下载。因此,非官方应用市场下载的App都是黑平台,千万不要下载!
3、警惕向个人账户转账。
当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要签订协议并确认付款。如果系统自动扣款,那么这可能是欺诈行为。请务必注意,不要将资金转到个人账户或与平台名称不符的对公账户。请勿轻信不明来源的理财产品信息,以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