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弘扬勤俭节约精神

在全社会弘扬勤俭节约精神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方向。 编辑: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永久场馆的赛后利用率已经达到了100%。全国70%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已经建成节约型机关,为全社会树立了勤俭办公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践行节约资源的理念,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也日益浓厚。

体现。 编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他指出“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并号召“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培育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这一重要要求为持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指明了方向。

编辑:勤俭节约不仅是一个人品德作风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追求。勤俭能够修身养德,节约能够兴业强国。无论经济如何繁荣、社会如何发达,我们都必须以艰苦奋斗、戒奢戒躁来警醒自己、鞭策自己,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正如孔子所说:“俭开福源,奢起贫兆”,我们决不能丢弃勤俭节约的好传统,而应以俭素为美,不以奢靡为傲。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正是将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14亿多人民享有现代化生活,必须走资源节约、能源低耗之路。高质量发展,不是生产消费的反复叠加,不是经济总量的无限扩张,而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能助力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能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一种良好风尚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引领力,关键在于它能否得到有力落实。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我们扎紧了“厉行勤俭节约”的制度篱笆,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治理“舌尖上的浪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治理铺张浪费,推动各层面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节约资源理念深入人心。在新的征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确保勤俭节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明新风吹进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先贤的治家格言,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一粒米,可以照见一个人的文明修养;一节约,可以帮助国家兴旺发达。如果14亿多人都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弃微末、日积月累,必将以高水平的社会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