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2/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25日在武汉举行。我们诚挚邀请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加入我们,共同组织年会学术会议。
本文共计2372字。
一、会议类型:
开门办年会活动主要征集学术对话和特别对话两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学术对话是年会最具影响力的环节之一,它采取专家对话与辩论的方式,对规划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研讨。特别对话是学术对话的一种特殊形式,由国际合作伙伴承办,专门讨论全球热点话题。
二、申办单位的基本要求。
(一)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上的规划主管部门,各类甲级规划编制单位,知名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相关全国学会和地方学会等。
特别对话还邀请了相关国际组织、区域组织、联合国机构、境外研究机构以及境外知名高校等。
(二)申办单位必须在建议选题领域拥有一定的学术优势,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
(三)申办单位需统一组织申报。在初步申报阶段,学术会议的申请数量不受限制。经过学会的评选,同一申办单位承办的学术会议数量将不超过2场。
(四)学术会议的联合承办单位不得超过三家。
(五)申办单位必须配备至少1名学术负责人和1名会议联系人。学术负责人负责策划和组织会议,而会议联系人则负责会务沟通和衔接。
(六)本会单位会员将优先获得申请资格。
三、会议主旨
会议主题应当是全国性的学术热点,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会议的主题应当围绕“人民城市,规划赋能”这一年会主题,反映我国当前学术研究或规划设计水平。在以下会议主题中,优先选择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现代化:(一)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城乡现代化;
(二)“人民性”的城市规划与治理;
(三)基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规划基础理论与方法。
(四)针对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热点问题,规划采取相应策略。
(五)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我们应当采取措施满足他们的需求。
(六)保障空间规划的包容性、共享性和公平正义。
(七)在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
(八)各级各类规划应致力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九)以健康、公园、幸福和未来等理念为指导,规划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理想城市。
(十)在城乡社区营造中强化人民的主体地位。
(十一)通过城市更新,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十二)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以及城乡人居环境的质量提升。
(十三)提高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
(十四)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心。
(十五)为实现双碳目标,我们应当规划并采取行动。
(十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技术在助力人民城市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方案要求:
(一)会议名称:会议名称应简洁明了,不超过12个字且不设副标题。应具有针对性,聚焦于某一具体热点、焦点或难点问题。会议名称应具有讨论性、话题性和便于正反双方辩论。请注意,会议名称不得带有企业宣传色彩。
(二)选题综述:应简要描述近三年来全国范围内对选题的研究进展,以及申办特别对话的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对选题的研究进展。此外,还应包括申办单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综述,字数应控制在800字以内。
(三)题目阐释:应紧密围绕选题进行阐释,深入探讨主题的内涵和立论理由,以启发参会者的思考。字数应控制在300字以内。
(四)参考议题:建议提交4-5个紧扣会议选题且具有深度挖掘意义的议题。在学术对话中,应选择能够引导参会者展开辩论的议题,适合采用开放式讨论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展开讨论,环环相扣,便于形成共识。此外,议题的文字表述应简洁精炼,每条议题的字数应控制在40字以内。
(五)会议主席:1名,负责会场主持,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语言表达能力强,能够全程把握本会场学术交流节奏,合理分配参会代表提问互动时间。不局限于申办单位人员,可由全国性权威专家担任,具体人选可与学会商定。
(六)特邀嘉宾:7-9名。专家需具备良好的学术背景、专业影响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嘉宾职称应为教授、教授级高工、研究员等。我们会适当考虑嘉宾所在地域与工作单位性质,邀请专家来自规划主管部门、各类甲级规划编制单位、知名高等院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相关全国学会和地方学会等单位。同一单位只能邀请1名专家,每个省或直辖市不超过2名专家。我们不仅邀请知名大牌专家,还鼓励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作为嘉宾。申办单位需对特邀嘉宾的言论负责,特邀嘉宾的发言仅代表本场会议的立场和观点。特别对话邀请的国外专家应不少于3名。
(七)学术负责人:1名,负责会议的策划和方案制定。联合主席负责会议的进程控制,并在会议结束后组织撰写本会场的学术观点综述和政策建议。该职位可由申办单位的领导或主要技术负责人担任。
(八)单位简介:请控制在300字以内。如果会议是由多家单位联合申办,那么主要申请单位需要与其他合办单位确认简介内容。
(九)联系人:1名。主要职责包括:负责会议的组织实施,协助学术负责人修改完善会议方案。同时,负责联络、落实专家的会议注册和参会事宜,并与学会签订合作协议、制作宣传材料、协调会场布置等各项工作,以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五、合作伙伴单位将享受以下特权:
(一)年会主办方将负责统筹规划年会各类活动,编制统一的活动手册,并在国内外进行宣传推广,以推广会议和合作伙伴单位。
(二)在年会主题墙上,我们将合作伙伴单位的标识发布出来。
(三)在年会《会议指南》中,合作伙伴单位的简介材料被刊登(不超过300字,且不重复出现)。
(四)年会主办方将为您提供免费的会议场地和配套设施。
(五)合作伙伴单位邀请的专家,若非本单位员工,将享有免收注册费的待遇(仅限8人)。具体的注册方式将另行通知。
六、其他相关事项说明
(一)请申办单位登录“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会议申办系统”,在线填写会议信息。填写完成后,请下载申办表并加盖单位公章,然后上传至申办系统。提交截止日期为2023年7月21日24:00。
系统地址:http://partners.planning.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年会学术会议申办系统
进入年会学术会议的申办系统。
加入我们
(二)2022年已经提交申报的学术会议,将自动进入本年度评选范围。申报单位可以在提交截止日期前撤回或修改其申报。评选将以今年最终提交的学术会议方案为准。
(三)若有多家申办单位提交同一类型选题,将由专家评议确定。若申办单位未能按时提交具体实施方案或未能组织实施本次会议,将视为放弃申办。其特权将相应取消,且不得转让。
(四)年会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所有。具体实施方案中的单位和个人信息属于保密资料,由学会妥善保存。
七、联系我们:
学会联系人:刘倩茹、宋鑫宇。电话:010-58323875、010-58323872。
附件:2022/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会议申办表(样本)
2023年6月26日。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即可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