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接诊超500例!宿州人警惕!进入高发期……

一周接诊超500例!宿州人警惕!进入高发期……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宿州人注意了!

近日,手足口病进入了高发期。

许多孩子突然出现高烧和抽搐的症状。

让家长感到揪心。

一名4岁的男孩突然出现高烧,体温高达40°C。

:退烧药对这种情况没有效果。

几天前,楠楠4岁了。他突然发高烧,体温飙升至40°C,一天之内热峰高达三四次。即使吃了退烧药,他的体温也始终降不下来。

孩子怎么了?会不会患上流感了?父母着急地带着孩子前往浙大儿院发热门诊就诊。

接诊医生经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后发现,楠楠的嘴巴里长满了疱疹,一碰就会感到疼痛。此外,他的身上也出现了一些红色的皮疹。根据皮疹的典型表现和分布位置,医生判断楠楠患有手足口病。

姐弟突然抽搐起来。

确诊患有手足口病。

6月15日凌晨1时,一名1岁男孩悦悦(化名)突然出现抽搐症状,被母亲李茹(化名)紧急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科急诊室。经诊断,悦悦患有手足口病。当天下午3时,悦悦的姐姐,3岁女孩萌萌(化名)也因抽搐症状入院治疗,被诊断为手足口病。

该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嘉表示,在一周内,该院儿科急诊共接诊了500多例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其中约有40例出现了抽搐症状。他提醒道:“进入夏季以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两者症状相似,都属于自限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学龄前儿童需重点防范这两种病。”

在儿科病房,儿科医生李茹正在照顾女儿萌萌,而她的另一个儿子悦悦则在儿科监护室接受治疗。

李茹回忆道:“儿子悦悦是6月14日晚开始发烧,当时测体温有39.8℃,发生抽搐是晚上零点左右,我们吓坏了,立马带他来医院急诊,医生检查说孩子嘴里全是疱疹,因为长在嘴里,所以我们并没有及时发现。女儿萌萌则是6月15日下午1点开始发烧抽搐,我们查看后发现她嘴里长满了和弟弟一样的疱疹,不敢耽搁就马上来了医院,果然也是手足口病。现在姐弟两人的手上和脚上都长出了疱疹。”

儿院专家表示:此病在五六月份多发。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高烧、手足口病的皮疹。

应高度怀疑!

浙大儿院感染科花旺主任医师说:“手足口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最常见的两个病毒是柯萨奇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每年手足口病在3月份的时候会有少量的散发病例,随着天气的暖和,等从五一之后到夏秋季节,会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

他表示,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在发病早期,患儿可能会出现疲倦、食欲下降、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手足口病最大的特点是发病迅速,初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在孩子突发高热1-2天后,可以发现患儿的口腔、手、脚出现了疱疹。除了手足口部位外,臀部、肛周以及全身其他部位也有可能会出现疱疹。

与烫伤、烧伤、磨损后出现的水疱不同,手足口病的疱疹小而硬,皮厚、液少、不易破裂。疱疹周围有一圈红晕,不痛不痒。多数情况下,3-5天内疱疹会自行退掉。消退时不破皮、不结痂、不留疤,是典型的手足口病疱疹特点。

他同时指出,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相对容易,只需根据流行病学史、病史和皮疹特点进行判断。然而,手足口病的皮疹特点与感染的具体病毒种类、病毒毒力和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因此,确诊需要在体液标本中分离出病毒、病毒核酸阳性或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另外,据医生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以急性发热和咽部疱疹为特征的疾病,由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和EV病毒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传染途径与手足口病相同。

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为2至4天,在此期间患儿会出现高热、咽痛、流口水、食欲不振、呕吐和抽搐等症状。在检查时,可以发现患儿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和悬雍垂的黏膜上会出现多个直径约为2至4毫米的灰白色疱疹,周围伴有红晕。这些疱疹在出现1至2天后会形成小溃疡。此外,口腔的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疱疹。整个病程大约持续1周。大多数患儿的疱疹性咽峡炎愈后良好。如果出现与手足口病相似的症状,则可能有并发症。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就医并住院观察。

孩子中招了怎么办?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如果您的孩子不幸患上了手足口病,您应该如何应对呢?

针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

花旺主任医师为您解答。

Q1手足口病是否严重?多久可以康复?

花旺: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在EV71疫苗接种后,重症病例减少明显。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可以在家休养,在发病后一周左右自愈恢复。为了将传染性降至最低,应居家至病程满2周。

Q2:得了手足口病可以服用哪些药物?抗生素是否有效?

花旺:目前,尚无针对手足口病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不建议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感染并无效果,盲目使用反而容易增加抗生素耐药性,并增加胃肠不适等反应。

Q3:如果孩子不吃药,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花旺:对于手足口病,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果孩子因疼痛或发热而感到不适,可以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此外,可以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以保证身体所需的水分。对于口服困难的孩子,建议前往医院进行静脉补液。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并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工作。

饮食安排:做好患儿的饮食安排,保持营养均衡。注意伤口护理:

饮食安排:宝宝嘴里的疱疹会带来剧烈的疼痛,导致他拒绝进食。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的食物,以缓解他的不适。例如,可以给宝宝喝冰牛奶或吃冰淇淋来缓解疼痛。但是,热饮、酸性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番茄等)暂时不宜给孩子食用。

伤口护理:手脚长疱疹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和裸露。用温水和肥皂清洗皮肤,擦干后涂抹聚维酮碘液消毒。

Q4:如果孩子患有手足口病,是否需要送医?什么情况下可以在家观察,什么情况下必须送医?

花旺: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家观察,但是以下两种情况必须及时送医:一是病情严重且进展迅速,这可能导致脑炎、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风险;二是患者年龄在3岁以下,因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后容易出现重症。

如何判断孩子的病情是否紧急?可以观察他们发病后的几天内是否出现以下症状: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烦躁、睡眠中惊醒、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因为早期发现重症并及时救治非常重要。

Q5:有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如何降低中招概率?

花旺主任表示,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口腔进入肠道。它可以通过食物、水、唾液、空气、脏手、玩具等传播。由于小朋友们的活动和互动较多,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因此,日常饮食卫生和个人清洁非常重要。

关注我们,关注我们,关注我们!

请记得星标哦。

来源:浙大儿院、钱江晚报等网络媒体以及宿州同城综合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