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那些长期吸烟的人,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
医生会为慢阻肺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
咳嗽、咳痰和气短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症状。根据“中国肺健康研究”的调查结果,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的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这意味着,目前我国约有1亿人患有慢阻肺。
现如今,慢阻肺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本篇文章将围绕着慢阻肺这个“沉默的杀手”,从预防、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以及日常养护等方面详细介绍慢阻肺的防治方法,让您拥有一个“健康的呼吸”。
四十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其中,呼吸困难是最为重要的症状,例如气促和气急。然而,许多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气促。一旦患者察觉到明显的症状,他们的肺功能已经相对较差,这时“可逆”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大多数患者往往是在出现走路呼吸困难、洗澡呼吸困难等症状后才去医院就诊,但这时已经晚了。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在活动后出现气促和呼吸困难,认为这是由于年纪大或自然退化造成的。但实际上,这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症状。
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是肺功能检查。目前,许多基层医疗机构都具备进行肺功能检查的能力。只需在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指导下,轻轻吹一口气,就能了解自己肺功能的状况,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处于早期阶段。
四十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长期吸烟者、长期接触烟雾、生物燃料等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就像平时测量血压一样。
戒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佳方法。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呼吸。
上呼吸道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一个诱因。
60岁的陈先生在感冒后咳嗽、咳痰的症状更加明显,而且总是感到胸闷气短,稍微活动一下就感到喘不过气来,现在甚至连上楼梯都感到困难。经过详细询问,陈先生已经吸烟三十多年,每日约15根。结合他的症状和吸烟史,医生考虑他的疾病可能是慢阻肺。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医生安排陈先生进行了肺功能检查。
每年的秋冬季节是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的高峰期。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长时间咳嗽、咳痰和气短,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秋冬季节,至少有1/3的患者因感冒、流感、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而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约有60%的患者日常活动受限;75%的患者爬楼困难;50%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等问题;45%的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小编提醒各位朋友务必戒烟并使用“同心众大清肺仪”进行预防,以远离慢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