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因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就此问题进行讲解,并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坚持把教育作为国家的大计和党的的大计。为此,党中央做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也已跻身世界中上国家的行列。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位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了26位,显示出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习近平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强调,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教育方式以及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同时,我们也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习近平强调,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强国的基础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越扎实,教育强国的步伐就越稳固、后劲就越充足。因此,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激发他们对科学和未知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思维品质。全社会都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观,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的龙头。应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也应得到促进。要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是内在一致且相互支撑的。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以支撑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我们需要系统分析我国人才发展的趋势和缺口状况,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此外,我们还需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
习近平强调,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过程,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我们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我们要坚决克服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们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我们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精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习近平强调,我们需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我们应有效利用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同时,我们应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习近平强调,教育强国必须依靠强大的师资力量。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我们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同时,我们也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扎实的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我们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全心全意地教书育人。
习近平在最后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