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人在基层 | 韩萍副主任医师:专科技术填补高原空白,以爱为名守护格桑花开

逸仙人在基层 | 韩萍副主任医师:专科技术填补高原空白,以爱为名守护格桑花开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一晃已进藏近一年,见证了睡眠医学在青藏高原上从无到有,我在此刻无比激动!"6月16日,林芝市首个睡眠医学中心在林芝市人民医院的帮扶下正式成立。在成立仪式上,即将援藏满一年的韩萍感慨万分。

她致力于“填空白”

守护“高原上的好梦”,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睡眠对人类一天的生活至关重要,而良好的睡眠质量取决于健康的睡眠。在韩萍抵达林芝之前,当地尚未开展与睡眠医疗相关的诊治。鉴于她帮扶的林芝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的发展需求,韩萍率先在林芝地区开设了睡眠鼾症门诊,并开展了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此外,她还制定了师带徒计划,通过“传帮带”将睡眠医学相关解剖及理论知识、睡眠监测技术流程及报告分析方法传授给当地医生,填补了该技术在林芝地区的空白。

借助我院耳鼻喉科作为全国重点临床专科的技术和学科优势,韩萍积极推动林芝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成立,为青藏高原的同胞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在林芝市人民医院领导的支持下,韩萍积极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展现国内外睡眠医学领域研究最新进展,分享最前沿的学术成果,推动林芝市睡眠医学学科发展。

在韩萍的精心组织和协调下,我院耳鼻喉科在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高原睡眠论坛——雅江医学论坛。此次活动将最前沿的睡眠医疗诊治技术带到了距离广州两千公里以外的青藏高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操起“老本行”,开展“输血式的援助”。

开展“输血式的援助”活动。

作为一名耳鼻喉科医生,韩萍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帮扶工作紧密结合。她积极参与林芝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专科建设和发展,并多次参与耳鼻喉相关疾病患者的诊治及会诊。

"最遥远的距离是行动不便患者的漫漫求医路程。"了解到,朗县人民医院目前尚未开设耳鼻喉科。患有耳鼻咽喉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前往市级医院就诊。韩萍副主任医师于10月9日加入国家巡回医疗队,在朗县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她为鼻出血、鼻窦炎、中耳炎、颌面肿瘤等疾病患者提供免费诊疗。

此外,韩萍副教授通过手术带教和组织远程会诊等方式,为青藏高原的群众带来了健康福音。她“输血式”地将耳鼻喉科诊治技术带到了这里。

韩萍副教授(右一)在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咽喉头颈手术。

韩萍副教授(左一)组织了林芝-逸仙“爱耳日”远程会诊。

韩萍副教授(左一)在国家巡回医疗队期间,为藏族同胞进行了体检。

竖起“大拇指”,为她点赞

癌症患者术后为她竖起大拇指点赞

韩萍在林芝工作近一年,与当地患者结下了特殊的缘分。她为一位年过花甲的旺爷爷(化名)提供了帮助。旺爷爷因咽喉疼痛、发声、吞咽困难和饱受折磨而来到韩萍的门诊。经过检查,韩萍怀疑引起旺爷爷咽喉不适的“始作俑者”是位于梨状窝的病变。但由于林芝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没有合适使用的活检钳,无法确诊是炎症还是肿瘤。韩萍立刻联系了在穗休假的援藏专家,并由专家将合适的活检钳从广州带到西藏。当地医院耳鼻喉科颜水平主任与韩萍和专家一起为旺爷爷的梨状窝病变进行了钳取送检。

在帮扶专家、广东援藏队员、林芝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丁力副主任的协助下,韩萍带领团队成功地“广州速度”地揪出了旺爷爷的咽痛病因——左侧梨状窝高分化鳞癌。为了治愈旺爷爷的肿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然而,这种手术难度极高,在林芝当地尚未开展。考虑到旺爷爷的身体状况,韩萍立即联系了院本部,并安排旺爷爷来穗接受手术和后续放疗。

在藏历新年前夕,旺爷爷成功完成了手术并康复出院。韩萍接过了旺爷爷后续治疗及复查的“接力棒”,继续为他提供保障,至今已经持续了十年。

回到西藏后,旺爷爷和他的家人为韩萍送上了锦旗。旺爷爷说:“感谢韩萍医生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让我又能够重新品尝糌粑、酥油茶的味道!”

韩萍副教授(右一)在林芝市人民医院为旺爷爷进行了内镜诊断和活检。

旺爷爷的家属(右三)与我院耳鼻咽喉科的医护团队一起合影留念。

旺爷爷的家属为我院援藏队员韩萍副主任医师(右一)和林芝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送上了锦旗。

援藏近一年,初到青藏高原那幅格桑花盛开的画面依旧在韩萍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也许有些医疗技术在这里仍然还是一片空白,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像漫山的花海一样在这里扎根、盛开,这也是我来到这里的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