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应用的通知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国资委、市场监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为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助力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为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助力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要切实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环节。我们应该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引领,增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供给能力。同时,我们要促进精准对接、完善供给平台和强化示范带动,全面加强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减污降碳和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应用。这将促进绿色低碳产业的壮大,全面推动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提高装备和产品的供给能力,使其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我们将大幅提高市场占有率,建立健全支持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应用的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这将促进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重点任务(一)
(一)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供给。我们应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的突破攻关。我们应发展一批国际国内领先、市场需求潜力大的高端技术、装备和产品。我们应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自主创新成果。我们应支持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自主创业,并实施一批技术示范项目。我们应组织一批产业化专项工程,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我们应加快建设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绿色设计、能源高效节约、清洁生产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等系统解决方案,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
(二)加强绿色低碳装备供给。加快培育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全面推广高效加热、节能动力、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工业节能装备,低能耗、模块化、智能化污水、烟气、噪声、固废处理等工业环保装备,源头分类、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等工艺技术装备,以及工程机械、重型机床、航空燃机等再制造装备。前瞻布局减碳零碳负碳、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关键核心装备,引导重点企业持续推动设备更新改造。优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绿色材料推广应用。
(三)扩大绿色低碳产品的供应。我们应当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引导企业贯彻全生命周期的发展理念,运用绿色设计的方法和工具,开发更多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低碳产品。我们应当打造一批“四川造”的绿色低碳产品品牌。同时,我们应当加快完善绿色低碳产品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绿色低碳产品的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我们可以探索发布绿色低碳产品的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引导企业根据标准清单组织开展绿色低碳产品的认证。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支持结合行业实际开展绿色低碳产品的征集和评定,并定期编制发布绿色低碳产品目录。我们应当加快绿色低碳地方标准的制修订,逐步提高重点产品的能耗限额要求,并大力淘汰低能效的产品。
(四)大力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组织实施“五进”活动,包括企业进公共机构、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和进供应链。遴选一批优质综合服务商,为用户提供绿色低碳公益诊断服务、绿色低碳改造提升系统解决方案和推广一批水平先进、经济性好、适用性强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定期编制发布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应用场景案例,引导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规模化应用。
(五)加快建立完善的供给平台。组织实施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行动,针对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遴选出一批市场主体迫切需要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通过现场会、专项推介会、专家指导、专项诊断等形式,促进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鼓励省内绿色低碳领域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展览展示活动,推动“四川造”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走出去”,加快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电商平台和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在大型促销活动中设置绿色低碳产品专场,积极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探索推进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绿色技术市场化推广机制。
(六)全面加强示范引领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采购的引导作用,严格执行绿色采购制度,增加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并逐步将绿色采购制度推广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率先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在相关业务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切实履行绿色低碳发展社会责任。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中,应将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应用纳入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工作要求(一)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的重要性,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工作推动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强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指导和服务。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确保推广应用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政策支持。各市(州)应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推广应用项目,应优先给予支持。支持银行和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绿色通道,提供绿色信贷支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可得性。
(三)加强宣传交流。我们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深入宣传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优势,通过举办博览会、技术推广会、产品对接会等活动,促进行业间的交流合作。此外,我们将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通过经验交流会、现场推进会等多种形式,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
(四)强化监督管理。我们应探索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对违法违规责任主体建立黑名单制度。同时,我们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监管方式,加强全过程信息采集和信息公开,以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在市场上接受检验和社会监督。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厅。
四川省建设厅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简称四川省交通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简称四川省局。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位于四川省。
202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