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气血。
详细内容请收听下方语音讲解:气血。
气血
气血精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总化于中气。胃阳右转而化气,气降则精生,阴化于阳也;脾阴左旋而生血,血升则神化,阳生于阴也。精未结而魄先凝,故魄舍于肺,气魄者,肾精之始基也;神未发而魂先见,故魂舍于肝,血魂者,心神之初气也。
气为阳,含阴魄,清凉而降敛;血为阴,含阳魂,温暖而升发。当魂升而神化时,又降而为气;当魄降而精生时,又升而为血。精血温升,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洒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为一体,皆源于中气之变化。
当火金上热时,神气飞扬而不守;当水木下寒时,精血泄溢而莫藏。因此,在补养神气时应清凉,在滋益精血时应温暖。
气秉辛金清凉之性,清则调畅,热则郁蒸,畅则冲虚,郁则滞塞,滞塞而不降,故病上逆。血秉乙木温暖之性,温则流行,寒则凝瘀,行则鲜明,瘀则腐败,腐败而不升,故病下陷。
气滞之家,胸膈胀满,痰嗽喘逆,半缘上中之虚热;血瘀之人,紫黑成块,杯碗倾泄,多因中下之虚寒。下寒则肺气之降于肝部者,亦遂陷泄而不升;上热则肝血之升于肺家者,亦遂逆流而不降。
(方剂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问诊点这里:问诊流程。
往期文章回顾:
让我们一起拒绝毒品,保护自己。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
请将此内容分享至【朋友圈】,邀请您的亲人们一同关注公众号《小孙说医》,学习中医智慧,守护家人健康!
上士听闻道,勤奋实践;中士听闻道,半信半疑;下士听闻道,大笑不已。
不笑不足以为道!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