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各地政府之间,一场激烈的竞争从未间断,那就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于以陶瓷、家具、家电等传统制造业著称的佛山来说,这是它一直想要弥补的短板。而相比目前已经崭露头角的高端装备、机器人、新型储能等佛山新兴产业,最近一场大会让人们开始注意到,在佛山新兴产业的丛林中,新的惊喜正在出现。
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举办了一场“零碳”园区规划研究发布会的现场。
6月17日,佛山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零碳”园区规划研究发布会在佛山三水区举行。姚毅,FDA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以及众多全球顶级生物医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发展趋势。
佛山迎来了一场盛会,以“生物医药”为主题,这是当地一个新的图景。生物医药是一个看似离佛山很遥远的战新产业,但它正在当地真实地拔节生长,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惊喜。
在长坡厚雪的“百园大战”中
巴菲特曾经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一样,最重要的事情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
在许多城市中,生物医药行业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长坡厚雪”的象征。
美国时代杂志曾指出,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达25%-30%。在产业界,生物医药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产业。
中国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它是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据数据显示,到2030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有望达到8万亿元。这个领域被誉为国内最活跃、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
因此,各大城市纷纷加入这一领域。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29个省(包括直辖市、自治区)将医药制造业和生物产业列为优势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省对生物医药产业充满雄心壮志。最近,广东省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广东省坚持制造业当家的重要抓手。实际上,在较早之前,广东省已经提出,到2025年全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将力争实现产业营收过万亿。
各地市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今年3月,佛山发布了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发展壮大包括医药健康产业在内的9大新兴产业,作为重塑佛山制造形象的重要途径。
而且,佛山生物医药产业的待遇非常优厚。
去年,佛山发布了“双十园区”战略,其中包括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和“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在这一战略部署中,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了第一家受到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专项扶持政策的资助者。
园区科创中心的建设现场。
与佛山一样,打造主题园区是各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各地纷纷押注生物医药产业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生物医药产业园数量不断增加。
据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100多个国家级的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它们都涉及生物医药产业。其中,省级以上的生物医药主题产业园多达400个,相关园区的产值规模在2021年已突破3万亿。
前景如此美好,竞争自然激烈。佛山要想拥抱长坡厚雪,就必须穿越一场“百园大战”。
苏州的弯道超车启示录
然而,在城市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从不缺乏逆袭的故事。
生物医药产业的江湖也是如此。在全国生物医药的产业版图中,一直被认为是顶级王者的上海张江,近年来却不断受到苏州的挑战。
根据公开报道,2018年苏州生物医药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上海,并在此后一直保持领先。去年,工信部公布了全国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五个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集群入围。上海张江生物医药集群和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是仅有的两个以单个城市入围的集群。
这一局面被认为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与上海张江科学城双足鼎立的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张江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其起步时间领先苏州。而且,在苏州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之初,上海张江曾被视为其对标学习对象。
如今,分析苏州弯道超车的原因,普遍认为这是由于苏州做好了差异化。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最初依靠引进外资龙头企业,如罗氏制药,专注于“大企业”。而苏州则在后起之秀中主动错位,选择了生物医药产业类的初创企业作为重点。
苏州在发展生物医药的同时,上海的生物医药以新药研发创新为主。当时,张江的土地资源已经比较紧张。新药开发后,实际上会对周边城市药品制造以及市场化产生溢出效应。
靠近上海的苏州牢牢承接了这一波发展,并主动选择医疗器械等作为重点方向。通过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它逐步实现了后来居上。
这也是姚毅对佛山的建议。作为一位专家,他曾走访过全球各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竞争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认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宏观统筹能力、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风险投资体系以及区域的优势和特色。
尤其是最后一点,在姚毅看来,这是很多后来园区脱颖而出的核心出路。
你所不知道的佛山优势
这也是佛山的“打法”。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佛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因此与高科技的生物医药产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然而,实际上,生物医药产业链与传统制造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中药现代化也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两点恰恰是佛山的优势所在。
首先,佛山拥有坚实的基础支撑。它被誉为珠江西岸的装备制造业龙头城市。早在2020年,佛山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就突破了万亿大关,成为当地仅有的两个万亿产业集群之一。
佛山在生物医药相关器械产业方面表现出色,在国内独占鳌头。以东方医疗等企业为代表,佛山是全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50%。
佛山是全国最大的口腔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和集散地,拥有全球40%的牙科手机和30%的牙科椅。它涌现出了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实现全球首创个体化3D打印种植体技术的优秀企业。
其次,佛山拥有悠久的中药行业历史。它被誉为“岭南药祖”,早在古代就成为了当地重要的产业。在乾隆年间,佛山的制药店铺多达近百家,其中百年老字号更是多达30多家。这些药企如冯了性、德众等都享誉全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以“肺炎一号”著称的一方制药也来自于佛山。
在一方制药的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在加紧工作。摄影:戴嘉信。
戴嘉信另一方面,在营商环境的推动下,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和精准医学产业在佛山落户。
例如,广东昭泰辛苦纳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它自主研发的CAR-T和NK样细胞治疗癌症技术成果已获得国际权威认可。该企业于2020年落户顺德,并在佛山建立了研发和中试基地。
实际上,佛山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它靠近港澳地区。
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分布中,华东地区拥有47%的百强园区。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员之一,与香港和澳门之间的距离更近,这是其相比华东地区独有的地理优势。这种优势有助于佛山更快地对接香港和澳门的创新资源。
这些因素都为佛山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家底”。
开拓新局面的产业园
对佛山而言,这当然还远远不够。
目前,佛山正在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壮大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将其作为培育新产业集群的重要途径。
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因此独具匠心。
科创中心的规划效果图。
在佛山,您找不到第二个像佛山云东海生物产业园这样独特的“一半山水一半城”。这个位于景区内的产业园拥有三个独特的优势:它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一个占地超过万亩的生物医药主题园区;它也是一个占地超过万亩的国家湿地公园;它更是一个占地超过万亩的自然生态绿芯。
在环境方面,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在佛山乃至整个大湾区都非常出色。
与此同时,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广东省唯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所在地,具有重要优势。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受到严格监管、审评和认证等工作与研发创新同等重要,平台的落户将有助于企业加快产品上市等进程。这对各类生物医药企业具有极强吸引力。
论资源,园区才刚刚起步。目前,我们正在推动“港澳药械通”等政策的落地。佛山作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点试点和广东省药品监督综合改革先行试点,近期又引进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这一切都像磁场一样,吸引着更多的资源向园区靠拢。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不仅是佛山国资国企改革的成果,更是佛山国资领投优质项目的主要投放地。
除了佛山市委、市政府和三水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外,佛山市建发集团,作为佛山市属八大集团之一,也是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重要投资方。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支撑。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注重原始创新的领域,据统计,平均每个I类新药的成功落地需要投入10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100位技术专家参与研制,并花费1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这样一个投资风险大、回收周期长的行业中,佛山建发等国企力量的加入,对于佛山生物医药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化解核心痛点的有利后盾。
目前看来,佛山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不负众望,从启动建设到如今仅一年多的时间,该园区已经储备了至少150个项目。在45个在谈项目中,有25个已被列入拟签约或攻坚项目名单,年产值总计超过100亿元。
永续繁荣的产业之种
客观来看,佛山生物医药产业尚在起步阶段。
尽管规模不大,但该产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佛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产值达到了462亿元,同比增长了15%。同时,在2022年,佛山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了184家,其中包括15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2%和57.9%。
科创中心的规划效果图。
佛山市副市长周紫霄在发布会上表示,“零碳”
这对于佛山来说,至关重要。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曾指出,一个地方的制造业要想实现长期繁荣,避免陷入“老工业基地”的困境,一个重要的关键是不能过于依赖单一的产业结构,而且产业本身也要能够不断推陈出新。
今天的佛山生物医药产业要想成为地方战新产业增长极,必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有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观点,那就是这个产业一定是未来可期的。
这是佛山的选择,一条艰难而正确的道路。
让我们一起期待。
来源:南方+。
编辑:佛山新闻网的何宇扬。
经过张建杰、闵莘和冯杏瑜的审校。
佛山科技微信小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