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参加过长津湖战役!阜阳92岁老兵走了......

泪目!参加过长津湖战役!阜阳92岁老兵走了......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在6月27日的上午10点左右。

曾参与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的

阜阳太和的老兵朗德美,永远地阖上了双眼。

与世长辞,享年92岁。

在三个哥哥的熏陶下,朗德美成长为一个...

在12岁时,我参军参加了革命。

先后参与了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可以说是一生戎马。

最令老人引以为傲的是

在漫天的炮火中,他多次抢救战友的生命。

编辑:而最令老人念念不忘的

则是“党和国家给我的太多了……”。

编辑:▲朗德美老人的照片。

长津湖战役的老兵,安详地“归队”

这是记者第三次采访朗德美老人。

然而,我们再也无法见到昔日老人爽朗的笑容。

母亲走得非常安详。

编辑:她唯一念念不忘的是......

编辑:党和国家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恩惠......”

6月28日,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一项通知。

朗德美的女儿董娜丽,声音哽咽地讲述着。

向记者讲述了母亲最后的时光

▲朗德美老人的一生。受访者供图

董娜丽曾说过。

在去年12月底的某个下午。

临近晚饭时间。

母亲突然感到肚子剧痛。

经验丰富的医疗工作者可能会怀疑...

自己可能患有胃穿孔。

在女儿的陪同下,我来到医院进行检查。

被确诊患有胃穿孔。

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被诊断出患有胃溃疡和恶性肿瘤。

春节过后,朗德美再次因胃部不适而住院。

这一次,她未能再次出院。

在医院里,她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个夜晚。

老兵朗德美的故事家喻户晓。

大家对这位可敬的老人给予了精心照顾。

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未能阻挡老兵“归队”的步伐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兵们渐渐地回到了队伍中。

朗德美的病情日益恶化。

在6月27日的10时16分。

老人终止了呼吸。

告别了她曾经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的国家和人民

▲朗德美老人生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事迹。

在老人最后的时刻。

神智已经渐渐模糊。

偶尔清醒片刻。

朗德美总是和女儿唠叨不休。

当我年轻时,我曾是一名卫生兵。

退伍后,我又在医疗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

平凡而普通的一生

:却受到党和国家如此多的照顾。

“党和国家给我的太多了…...”

:曾在雪地里与死神争夺战友

郎德美,生于1931年。

自幼家境贫寒。

由于无法忍受日本军队和反动地主武装的压迫

朗德美的三位兄长先后加入了新四军的队伍。

在1942年。

为了避免被敌人夺走生命。

12岁的郎德美在乡亲的带领下,找到了自己的大哥。

一起加入军队。

因为年龄尚小,个头也较矮。

朗德美成为了部队中的一名卫生员。

在解放战争期间。

郎德美的部队被改编成了解放军。

隶属于华东地区第33野战医院。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郎德美所在的部队。

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

在10月20日的夜晚,我们跨越了鸭绿江,赶往朝鲜战场。

与敌人的飞机大炮相比,

更为残酷的,是严寒。

在朝鲜战场上。

郎德美经历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

「厚底洞(音)」

为了尽可能多地抢救回战士的生命。

郎德美等人使用铁锨、扫帚和树枝。

甚至用手,扒开了一堆又一堆的雪堆。

将被掩埋的战友重新抬回防空洞。

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火堆

朗德美等人依次将伤员抱入火堆中,进行烤火治疗。

在熊熊燃烧的火堆前

有的战友被成功抢救回来。

有些战友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伤员之中

有一个上海小战士

经常哭着向郎德美求助。

“姐姐,我还能活着回去吗?”

郎德美总是面带微笑,用温暖的话语安慰她的战友。

不要害怕,我一定会带领他们回到祖国。

她带领着千名伤员,勇往直前,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朝鲜战场上。

最令朗德美引以为傲的

她曾受命于危难之中。

带领上千名伤员战友

平安地转移到国内的任务

那一次,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

包括郎德美在内的三名女性卫生员。

负责将1000多名伤员安全转运至国内。

作为负责人,朗德美组织了大家到达运兵站。

朗德美带领大家来到运兵站。

乘坐闷罐火车,轰隆隆地驶向祖国

当火车行驶到一半时,轰隆隆的声响

一架敌军侦察机从天而降,从上空飞过。

郎德美感到不对劲,便迅速吹响口哨。

指挥大家迅速撤离,前往附近的山沟里躲避。

果然,不久之后,两架敌机再次飞来。

在向火车开枪扫射了一会儿后,才离开。

幸运的是,只有两辆车厢的铁皮被打破。

郎德美带领队伍度过了漫长的旅途,经过了一整天的奋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终于安全地将伤员转移到了中朝边界。

在朝鲜半岛

郎德美一直坚守岗位,直到1958年。

最后一批人员撤回国内。

▲朗德美老人的一生都献给了公益事业。

把老人对祖国和党的崇高精神传承下去。

从部队转业后,我开始了新的征程。

朗德美被分配到太和县中医院担任护理工作。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走来的郎德美」

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始终勤勉尽责、认真负责

在医院工作的30年里,我一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她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或优秀护士之一。

她先后获得了省、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编辑:明明说好了要一起参加活动的。

编辑:「没想到这次她竟然失约了......」

编辑:谈到朗德美老奶奶。

阜阳市关爱“三留守”志愿者协会的秘书长管晓燕。

她心中有难以言说的悲伤。

▲朗德美老人生前,阜阳市关爱“三留守”志愿者协会会长李亚军和秘书长管晓燕曾去看望过她。

作为一名公益志愿者。

每年的“七一”和“八一”等重要节日。

管晓燕总是积极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关爱老兵。

向为保家卫国而流血流汗的军人及其家属致敬。

不久前,管晓燕等志愿者再次来到朗德美的家中,探望这位卧床的老人。

彼时的老人,虽然行动不便。

他虽然行动不便,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

“她还多次告诉我

请不要忘记接她去参加活动。

编辑:「活动现场仍需我们继续关注。」

编辑:给孩子们讲述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

编辑:▲朗德美老人生前一直致力于公益活动,她曾给孩子们讲述过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

自老人住院以来,已经过去了...

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的会长郭如意。

每个月,我都会去探望他两三次。

每次探望,老人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在临别之际,

老人必须亲眼目睹大家的行动。

口袋里装些糖果或水果。

否则,你就会被拉着手,无法离开。

在老人的眼中,

我们是她最亲近的家人。”

郭如意说道,“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该...

我们会把她的故事传给后代

将这种爱国爱党的精神代代相传。

▲朗德美老人生前住院期间,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会长郭如意带领会员前去看望。

朗老,致敬!

愿您一路走好!

记者任刚。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张天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