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18年终盛典的平淡收官之际,阿里巴巴迎来了巨大的震动。
6月20日中午,阿里巴巴发布了一封全员信。信中宣布,现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的张勇将于今年9月10日卸任。张勇卸任后,他将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专注于推动阿里云的发展。
同时,公开信还透露,阿里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将担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CEO,并兼任淘天集团董事长。
在张勇执掌阿里巴巴的八年里,他对这家庞大的商业帝国做出了深远的贡献。2018年,马云曾这样介绍他的继任者:「自从他担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以来,连续13个季度实现了阿里巴巴业绩的持续健康增长,并被评为中国2018年最佳首席执行官,排名第一。」
尽管令人意外,但张勇的卸任也在情理之中。自从今年 3月阿里进行「1+6+N」史上最大组织架构调整以来,作为集团掌门人的张勇一直在放权,以给予各子集团真正的决策权。5月,阿里公布了六大子集团的董事会成员名单,其中张勇除了担任云智能集团的董事长兼CEO外,并未在其他集团任职。
6月20日,张勇(中)与蔡崇信(右)、吴泳铭(左)正式启动交接。图片来源:阿里巴巴。
今天,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全员信中宣布,阿里巴巴的自我变革正在顺利平稳地推进。全新的1+6+N业务集群已经基本成型。各业务集团董事会已经开始运行,多个业务也已经开始上市和融资。控股集团将主要承担创新孵化大本营的角色。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行业的新时代已经到来,逻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位阿里淘天集团人士表示,这次调整并非结束,未来仍将有更多变化。
6月19日,据晚点报道,阿里创始人马云已经退出公司一线多年,但上个月他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为高管团队指出了未来三大发展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在公司关键时刻,创始人回归掌舵是十分重要的。马云的再次出现和蔡崇信的回归,都代表着阿里巴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刻。
四问阿里巴巴:“再次接棒”
自3月以来,阿里巴巴“24年来最大改革”的消息一直受到外界关注。
集团董事长兼CEO的职位再次交替,这让人们对阿里巴巴未来的航向产生了好奇心。为什么张勇专注于阿里云?为什么蔡崇信和吴泳铭接任?目前,阿里巴巴的1+6+N变革总体进展如何?未来,阿里巴巴控股集团的定位是什么?
为什么张勇不再同时担任这两项职务呢?
阿里巴巴和阿里云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张勇致力于发展阿里云,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阿里云将从阿里巴巴完全分拆出去,职务调整成为“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与规范”。
其次,“阿里云正处于向上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从增长速度来看,阿里云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达到了84%,但到了2022年第三季度,增长率骤降至4%。面对这一严峻挑战,5月份,张勇在给阿里云员工的一封信中强调,阿里云的二次创业才刚刚开始,他表示:“拥有更多创业心态、更多职责担当,才有可能打造一家世界级的科技公司”
随着阿里云分拆启动和引入外部战投工作的开始,张勇专职投入并躬身入局,这对于当前云平稳顺利跨过分拆、融资、上市的关键阶段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后续提升阿里云的行业竞争力与全球竞争力。
当然,一位阿里内部人士也认为,本次董事长、CEO的调整,恰恰说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改革是平稳推进的。自3月改革以来,六大业务集团+N个公司的全新业务集群基本成型,六大业务集团都公布了各自董事会成员并开始实质运行。
最近几个月,张勇的活动证实了他对阿里云和人工智能的投入。在阿里内部的一次分享会上,张勇表示:“云在战略上太重要,时间窗口太宝贵,无论国际国内,数字化智能化都处于高速井喷期,抓住时代机遇非常重要。”5月26日,张勇与天津市主要领导座谈,讨论如何助力当地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产业的发展。6月14日,在2023年西门子数字经济论坛上,张勇高度看好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并表示:“由于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数字化未来,所有行业都能通过AI重塑。”
张勇作为马云的接任者,在阿里内部一直以勤勉、亲和的形象出现。他曾担任过8年CEO,并近4年担任董事长,在此期间,他探索出了淘宝商业模式,创立了天猫和双11,并带领阿里巴巴全面转向无线业务,为公司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一般人都会记得老逍(张勇阿里花名:逍遥子)创立天猫、搞了双11,但复盘过去几年公司发展的艰难、关键时刻,老逍稳住大盘,对于公司同样非常重要”,有阿里人士补充道。
为什么蔡崇信和吴泳铭会这样做呢?
成为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蔡崇信和吴泳铭的接任,虽然看起来有些新鲜,但业内人士却“并不意外”。
首先,蔡崇信虽然低调,但他一直没有远离阿里巴巴。他曾担任集团董事会执行副主席,而吴泳铭则拥有浓厚的技术背景。在许多老阿里人看来,吴泳铭“吴妈一直是阿里的秘密武器”。
两人接任的职位是有迹可循的。五月份,蔡崇信被任命为菜鸟集团董事长,并同时担任淘天集团董事;吴泳铭则被任命为淘天集团董事长,并同时担任海外数字商业集团和本地生活集团董事。这两人的任职将阿里巴巴的几大核心业务联系在一起,与控股集团董事长和CEO的职位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对于阿里巴巴这样一家大型公司来说,董事长和CEO的人选是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但最基本的是要符合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
根据阿里巴巴官方发布的信息,阿里巴巴控股集团的主要定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支持和协调各业务集团的发展;二是推动技术创新;三是孵化创新业务。简而言之,从“管具体业务”变成了“管未来创新”。这对于公司领导人的技术眼光、战略投资能力和全球化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蔡崇信的强项在于战略投资、全球化背景和对阿里的深入了解。他参与了阿里早期股权制度、合伙人制度等“四梁八柱”的制定。从公开介绍看,从1999年公司成立到2013年,蔡崇信担任集团CFO,并于2014年带领公司在纽约上市。此后,他负责战略投资工作,并目前同时兼任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的投资委员会成员。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阿里确实面临着“突围”的困境。核心电商业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阿里的市值从最高时的近9000亿美元缩水了70%。因此,全球化已成为阿里“反卷”的必经之路。根据阿里官方的评价,“蔡崇信的全球化经验和对宏观环境的洞察,对于阿里巴巴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是有力的支撑”。在蔡崇信领导下,阿里巴巴加速了出海和全球化的进程。
吴泳铭的强项在于技术背景。他曾担任过B2B、淘宝、支付宝等多个重要业务的首席技术官,领导构建了相关业务的底层技术架构。他还带领创建了集团的核心业务阿里妈妈平台,并创新孵化了手机淘宝,推动了集团的无线化。此外,他主导过UCweb、高德地图等投资并购。2015年,他创建了元璟资本。
据报道,吴泳铭被誉为“吴妈”,他为人随和,在公司内部拥有极高的声誉。从阿里巴巴定位“创新孵化器”的角色来看,吴泳铭的技术背景将为阿里巴巴带来更广阔的技术视野,并更好地关注前沿技术。
或许正是出于上述原因,阿里官方盖章认证,“蔡崇信和吴泳铭具备与之相应的眼界、经验、影响力、号召力,是承担上述责任的最佳选择”。
请问1+6+N变革的总体进展如何?
自3月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的改革,关于“人员调整”和“房价下跌”等传言在市场上流传,社交媒体上关于改革阵痛的言论也不断出现。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市场仍然保持着平稳顺利的运行。
首先,各业务董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运作。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已经落实,这被视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几大核心业务真正独立运行的重要标志。正如人们所说:“核心班子开始更好思考怎么面对市场的问题”。
其次,中后台能力有序地进入相关业务集团和公司,一些共享服务开始以专业服务公司模式提供,例如成立“爱橙技术”等。人员流动与业务纾解相对平稳有序。
再次,关于拆分、融资和上市的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据5月份的消息,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云智能集团将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而盒马和菜鸟集团则将在未来6到12个月内完成上市。据悉,这些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董事长和CEO的调整,也可以被视为1+6+N改革顺利推进的一个结果。蔡崇信、吴泳铭等资深阿里人坐镇,确保了后续改革的平稳收口。
那么,未来阿里巴巴控股集团的定位是什么呢?
根据官方信息,控股集团将主要扮演创新孵化大本营的角色。
在一些内部人士看来,阿里巴巴一直拥有创新能力和孵化能力,这一点从未改变。他们表示:“因为之前的阿里动物园其实就是这么孵化出来的”
改革后,集团的定位发生了最大的变化。“抓小放大”,“抓住长远”。在成熟的赛道中,控股集团不再直接管理经营,而集团释放出来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到新的赛道和技术,解决长期创新与发展的命题。这是“成熟一个,上市一个”的底层逻辑。
“做个类比,控股集团之后的主要职责与定位,应该是发现、孵化、培育下一个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云。要在新的技术浪潮中找到历史的大机会”该内部人士表示。
当然,作为母公司,阿里巴巴仍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各业务集团之间也会有更多的协同与协作,但这将以市场化的方式开展。
对于此次人事大变动,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每一次面向未来的主动变革,都给阿里巴巴带来了脉冲式的新发展。蔡崇信和吴泳铭都有多年投资及企业培育经验,成功培育了大量具有独特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产品和企业。未来,阿里控股集团将成为面向未来的创新孵化器,探索、发现、孵化、培育更多创新业务,重构公司发展形态和想象力空间。 这段话已经写得很好了,我没有修改任何内容。您还需要我帮忙做什么吗?
在同代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无疑是最具组织能力的公司,也是组织效率最高的公司。通过梳理阿里历次组织调整,我们可以发现“敏捷组织”的理念一直是其关键内核。
秉承阿里巴巴一贯的组织理念,我们先于战略和业务进行组织调整,以推动其前进。目标非常明确,从组织战略到人事安排,我们致力于使用更敏捷的组织来服务战略,并激发创新。这对于当时的阿里巴巴来说至关重要,对于中国互联网行业未来突破瓶颈也同样重要。
学习型领导,始终站在前瞻的位置,积极拥抱变革,这不仅是阿里巴巴需要的,更是广大企业所需要的内在力量!
【文泰热门学习项目推荐】为您提供更多优质课程。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DBA。
企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