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严重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慢性病患者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这不仅给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什么是慢性疾病?
慢性病,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非指某一种特定疾病,而是对一组发病隐匿、潜伏期长、难以自愈或难以治愈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2
慢性病的危害极大,应当引起重视。
1、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
2、过早地结束生命。
3、增加医疗费用。
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整体机能受到影响,对葡萄糖的代谢功能逐渐减弱,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病变,如伤口愈合缓慢、消化系统代谢机能下降等。晚期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坏疽、尿毒症、心衰竭等并发症,而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患者需要每天服用控糖类药物来维持体内糖类代谢的平衡。
3保持冷静。
慢性病日益严峻的形势
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球死亡人数达到5600万,其中慢性病患者占比高达68%。其中,约有36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预计到2030年,慢性病患者的死亡人数将达到52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60%。此外,慢性病对经济造成的损失也占全球疾病负担的50%。
慢性病管理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影响着每十个人和每四个人中的一个。许多人虽然患有慢性病,但仍然能够生存和生活,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不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最新数据,全球糖尿病地图已经更新到了2017年的第8版。根据该报告,2017年全球约有4.25亿成人患有糖尿病,其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并未得到诊断。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6.29亿。
4岁
慢性病健康管理:
慢性病管理是指定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检测,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其主要内涵包括慢病早期筛查、风险预测、预警与综合干预,以及对慢病人群的综合管理和健康管理效果评估等。总的来说,慢性病管理包括五方面内容:生物医学监测、心理干预等。
1、生物医学的监测
2、心理干预。
3、饮食和日常生活习惯
4、治疗方法
5、使用药物。
5分钟的冥想
我国的慢性疾病健康管理模式
6.记录担忧,确定解决方案。
慢病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慢病管理不仅仅是医生的职责,更需要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患者应提高对血压和血糖的监测及评估能力,了解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学习选择健康食物,并进行合理体育锻炼。此外,患者还应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技能,维护自身健康意识。通过积极参与慢病健康管理,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用药,控制医疗保健成本,节约社会卫生资源,并提高幸福指数。
互联网健康管理下的慢性疾病
近几年来,由于新增病例和年轻化趋势,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统计,慢性疾病患者人数已达到庞大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为患者提供用药提醒、不良习惯排查、复诊通知或线上复诊等服务,对慢性疾病的科学健康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国民康源是国家卫健委“国民健康公共服务”项目唯一的指定运营单位。我们致力于为国民健康提供全流程、全场景的互联网健康服务。我们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健康检测设备,建设国民健康基础大数据中心,并开展多种健康教育宣传和培训活动。 我们能够为国民提供完善细致的慢病健康管理体系,包括医药供应链、互联网医院资源和技术创新。我们链接了广大医师药师资源和终端药店,为国民提供导医服务、问诊购药、健康保险和地方特色健康产品等全流程高品质供应和保险保障服务。
您可以点击这里了解“在看”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