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书院学人书六(附示语)
临济下有慈明,慈明即石霜圆。依汾陽昭,二年未许入室,每见必诟骂,或詆毁諸方,有所訓皆流俗鄙事。一夕訴曰:“自至法席再夏,不蒙示晦,但增世俗塵勞。念歲月飘忽,已事不明”
语未终,昭熟视骂曰:“是惡知識敢稗販我。”举杖逐之。明拟申救,昭急掩其口,乃大悟。及明之接黄龙南也,举话不能答,辄诟骂不已。南曰:“罵豈慈悲法施之式邪?”明曰:“汝乃作罵會邪?”南於是大悟。聊舉此二則,見他古德風規,直是起死回生手段。儒家接人,只與人說道理,實不濟事,此何故邪? 这段话已经写得很好了,我没有修改它的必要。?
——《馬一浮全集》
马一浮先生是一位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他出生于成都,但幼年随父母迁居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他的名字福田,寓意为“现代三圣”,后来改为天浮,字一浮。他号称湛翁,又号蠲叟,是中国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人。他与梁漱溟、熊十力并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浙江大学校歌》是一部哲学著作,词作者。他曾创办“复性学院”,并应蔡元培邀请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他担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他的著作被后人辑为《马一浮全集》。
马一浮(1883~1967),出生于成都,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幼名福田,后改天浮,字一浮,号湛翁,又号蠲[juān]叟,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创办“复性学院”。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