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品到底长啥样?大多数人脑中浮现的都是白色的粉状物,但其实,毒品的“伪装”远比你想象中要多,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有些像小药丸,有些像口服液;他们还可能有着俏皮的名称,如开心果、神仙水;他们甚至还能伪装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如“跳跳糖”、“奶茶”、“可乐”等...... 那么,如何更有效的预防和拒绝毒品,以免自己在不知情中误入“毒圈”呢?对此,禁毒民警给出了建议。
:新型毒品长什么样?民警支起了“禁毒小摊”。
6.26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让禁毒宣传深入千家万户,昨天上午,扬州市戒毒所、邗江禁毒大队和邗上派出所联合在青藤工作室门外举办了“禁毒小摊”。现场展示了多种毒品模型,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其中,一位群众惊讶地发现“这个看起来就跟速溶咖啡一样,没想到竟然是毒品!”现场展示的毒品模型,他表示:“,被包装成”跳跳糖”除此之外,小摊上还展示了被包装成口服液的“
“从6月初开始,我们工作室就带着这些毒品模型走进各大中小学,现场为青少年讲解新型毒品的伪装及其危害。”现场民警介绍说,青藤工作室是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禁毒大队和邗上派出所基于“宣传、教育、引导、帮扶”的理念,积极打造的集禁毒宣传、人员管控、帮扶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禁毒主题工作室。同时,工作室还融入了社会面吸毒人员管控、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脱毒等职责,常态化、动态化地开展禁毒戒毒工作。
在“海洛因、鸦片等属于传统毒品,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新型毒品即合成毒品,多为化学合成,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损害不亚于传统毒品。”活动现场,工作室民警向群众解释道:“新型毒品通常出现在娱乐场所,它们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白色粉状物,而是被包装成‘潮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伪装性。这导致一些社会经验不足、盲目追求‘潮流’的青少年误入歧途。此外,毒贩还会将毒品包装成具有神奇功效的‘减肥药’和‘聪明药’,利用网络和熟人圈进行私密交易。因此,市民们必须提高警惕。
如何预防和拒绝毒品?禁毒民警给出了以下建议:
青少年如何鉴别新型毒品,防止毒品侵害?禁毒大队民警给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慎重交友。毒贩为了拉人下水,扩大购买群体,会千方百计在社会上结交“朋友”,吸引他们吸毒。少部分青少年在所谓的“义气”、虚荣心的驱使下,很容易误入歧途,沾染毒品。
其次,不要轻信“只吸一次不会上瘾”、“吸毒能减肥”、“吸毒能治病”这样的谎言,以身试毒。被滥用的毒品不仅没有药用价值,而且吸食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一朝吸毒,终身戒毒。现实中,许多吸毒人员因好奇而误入歧途,看到毒品时应立即远离。
第三,自觉抵制不良嗜好。不要为了追求感官刺激而走上吸毒的不归路。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享受健康人生。当情绪低落、苦闷沮丧时,寻求正当健康的纾解方法,不要选择用毒品来纾解,否则会沉沦毒品之中而不能自拔。
第四,要谨慎对待复杂场所。尽量远离人员密集的场所,特别是KTV、酒吧、夜店等娱乐场所,更要注意防范,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饮料、食物、烟草和酒精。
最后,如果在身边发现疑似新型毒品,应立即拨打110报警。
通讯员:王晨炜 记者:赵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