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防诈 | 养老诈骗套路深,这些反诈小贴士务必谨记!

养老防诈 | 养老诈骗套路深,这些反诈小贴士务必谨记!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养老诈骗需谨慎,避免贪图小便宜。

不要随意领取免费礼品,以免掉入陷阱。

养生讲座的套路层出不穷,周围的观众都是托儿。

养老服务说得很好,参观后再进行洗脑。

低价旅游不要动心,有忽悠你的养老金。

以房养老,难以信任。抵押资产,全部被套牢。

投资理财的回报率看似很高,但实际上却难以实现。

投资古董需谨慎,谨防上当受骗。

准备好反诈软件,保护个人信息。

防骗知识牢记心间,老年生活甜蜜如蜜。

以上的“防骗打油诗”是当前层出不穷的养老诈骗案的集中体现,而这背后是一个个血腥的教训。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辨识能力不强、权益保护能力不足的弱点,以“养老服务”和“健康养老”等旗号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钱”。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专项行动。

骗子们通常有三种“王炸”的骗术:首先,他们会大力宣传“诱惑牌”,通过赠送礼品和免费体验服务来吸引受害者;

一是大打“诱惑牌”,通过赠送礼品、免费体验服务等方式吸引受害人;

其次,他们主要采用“感情牌”的方式,通过嘘寒问暖、陪伴唠嗑等形式来笼络人心,从而卸下人们的防备。

第三,我们精心包装“专业牌”,通过夸大其词、洗脑式投资等手段来欺骗钱财。

在骗子们的一系列组合拳攻击下,受害人往往难以抵挡诱惑,最终导致损失。

此外,骗子们还提供了“海陆空”诈骗行动指南,其中包括:从“吃”上,忽悠老年人购买养生神药。

从“吃”上:忽悠老年人购买养生神药;

从“用”上:诱导老年人投资养老产品。

从“游”的角度来看,我们常常会受到他人的诱导,让他们投资养老旅游。

从“娱”的角度来看,我们常常被忽悠去投资古董文玩。

从“保”上:忽悠老年人可以帮助他们补缴社会保障保。

骗子们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忽悠,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真是无孔不入。

更令人不满的是,当骗子们成功诈骗后,他们不仅贪婪,而且还很无耻。他们不会满足于一两个老年人的积蓄,而是想方设法榨干这些辛苦一辈子的钱。在即将收网跑路之前,他们会努力完成诈骗KPI,采取各种手段扩大诈骗范围和金额,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受害者,给更多家庭带来不幸。

据分析,这些可恶的骗子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一个特殊心理防线:恐病心理。随着健康状况的衰退,老年人一方面害怕死亡,另一方面也担心给儿女带来麻烦。骗子们精准地满足了老年人在健康方面的需求,逐步将老年人引入购买保健品、投资养老公寓等诈骗圈套中。

首先是恐病心理。老年人随着健康状况逐渐衰退,一方面畏惧死亡,一方面又担心会给儿女带来麻烦。骗子们正好精准对接老年人在健康方面的天然需求,逐步把老年人引入购买保健品、投资养老公寓等诈骗圈套中。

其次,老年人可能会产生孤独心理。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封闭,加上年轻子女通常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因此老年人群体往往会感到孤独。骗子们利用这一点,通过打感情牌来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以获取他们的信任。

第三,骗子们常常利用从众心理来达到欺骗的目的。他们会雇佣群众演员来表演,并通过宣传造势来迷惑老年人。这样,老年人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即别人都在购买,如果自己不购买就会吃亏。这种心理往往是导致诈骗得手的最后一场“表演”。

面对各种“利诱”,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防范“免疫力”,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存款和银行卡信息。

老年人遇到问题时,应多与子女商量,以提高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的防骗能力。要关心和提醒家里的老年人,防止骗子趁虚而入。

如果您遭遇上当受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并保存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