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博物馆之力”,厚植“无废文化”

借“博物馆之力”,厚植“无废文化”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2023年5月18日。这样更简洁明了。

5月18日,禅城区举办了一场“国际博物馆日”与“六五环境日”联动的大型活动。市民朋友们通过报名参加“2023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月的专场活动,参观东鹏明善陶瓷博物馆,化身为“陶瓷文物修复师”。在“解说+参观+手工”相结合的环境教育课程中,他们沉浸式地体验了传统陶瓷“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现代陶瓷“绿色低碳”的发展观。

东鹏·明善陶瓷博物馆于2019年建成开馆,是一座以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核心宗旨的新概念专题博物馆。它集陈列、展览、收藏、研究、交流、培训、体验和社会教育于一体,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本场活动的构成要素与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完美契合,同时也与2023年六五环境日主题“”高度契合。

政企“双向奔赴”

共同推动制造业实现绿色、高质量的发展。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为了构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我们一直在思考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在其中发挥好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目前,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正从精致发展角度出发,按照‘市区同创’的模式,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工作。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强化对生活、工业、农业、医疗、建筑等面源固废的统筹规划和规范处置。在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同时,加强对区域内企业的全链条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博物馆作为东鹏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传统陶瓷艺术中蕴含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带给现代陶瓷产业发展很多启示。”东鹏党委副书记、东鹏明善陶瓷博物馆馆长华健博在致辞中分享道:“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建陶企业之一,东鹏植根于佛山千年陶文化土壤中,拥有深厚的建陶底蕴和综合核心竞争力。我们坚持以‘低碳东鹏,绿建先锋’为绿色发展总体定位,深耕建陶行业51载。以‘1+N”多品类产品与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整体家居解决方案,赋能新时代美好绿色人居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探索方向,推动佛山建陶行业蓬勃发展。’为技术路线,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建陶产品。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

博物馆与环境教育融合,实现“出圈”

吸引公众参与“入圈”。

据悉,东鹏明善陶瓷博物馆正在与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紧密合作,共同创建环境教育基地,研发生态文明教育产品。通过企业文化馆、展厅与博物馆的串联,讲述千年陶瓷传承与创新的故事,践行大国品牌社会责任,发挥博物馆在提升生态文明程度、艺术鉴赏水平、国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招苑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的指导下,该基金会环境教育课程研发团队将继续挖掘本土‘文化符号’,将佛山特色传统文化与‘无废文化’有机结合。我们将加大‘无废’理念宣传推广力度,带动本土文旅产业发展。作为禅城区‘零碳生活共创营’项目的策划执行方,我们将在前三年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延伸,推动多元主体共建,持续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条件,为禅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活水与不竭动力。

石湾公仔成为宣传大使

助力“六五宣传月”

在压轴环节中,一对融合了佛山舞狮功夫与陶艺文化的小陶人,在大家的见证下签约成为禅城2023“六五宣传月”的宣传大使。据主办方介绍,它们将于六五当天在线上与公众互动,带领大家云游“禅城区生态文明教育地图”。

“陶瓷公仔我看到就很亲切!在佛山很有群众基础!”市民杨训说:“通过实地参观东鹏明善陶瓷博物馆,感受到了其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上的用心和创新。也非常惊喜的看到我们佛山本土企业,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为实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满足我们人民群众美好的生活需求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无废城市’建设是个长期工程,需要‘无废文化’的加持,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参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说,禅城区大力培育“无废细胞”,推动固体废弃物的源头减量;另一方面,辅之以媒体报道、环境教育、零碳共创等多元化传播方式,凝聚民心、汇集民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旨在引导广大市民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相关负责人鼓励禅城区有条件的单位建设集工业旅游、科普教育、环保示范于一体的标杆式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并增加面向公众开放的力度,以提升环境宣教的支撑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