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在新起点上推动现代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义乌:在新起点上推动现代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自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一直致力于寻求改革动力,不断创新发展。它从传统的肩挑百宝箱、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发展到如今成为一个进口、出口、转口贸易领先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近年来,义乌市从政治高度出发,强调抓好现代社区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单元。为此,该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以培育、发展、提升市场为核心的现代社区建设新途径,呈现出一幕幕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景象。

|美味的校餐2

党建的引领作用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社区是连接千家万户幸福的地方。义乌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社区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精心策划并科学布局。在建立完善现代社区建设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先后发布了《社区基层党组织管理规范》、《社区“大党委”管理规范》、《党员十二分制管理规范》、《社区红色网格管理规范》和《专业街(商业街区)“十二分制”管理规范》等23份城市基层党建文件,为现代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这样的引领下,义乌市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搭建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在街道社区、中心村、市场商圈、产业园区和两新企业,共建成238个区域性综合党群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整合了党群骨干、社会组织和热心公益的居民力量,常态化开展“点亮微心愿”和“红色代办”等活动,让党建工作深入社区的“惠而有声”和“惠而有形”。

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汇集了超过1300名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常住外国人,被誉为“国际融合社区”。社区党委通过创新实施“区域化党建、开放式管理”,将辖区内的分散资源集中到党群服务中心,培育孵化“国际老娘舅”“阿依乐·莎莎”“花开56路”等工作室,精准开展语言培训、创业帮扶、民俗活动等项目和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

稠城街道通惠社区荷花芯商圈拥有超过800家商铺,是义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为了帮助商圈消费回暖,社区书记吴文斌在4月份主动与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对接需求,开展直播带货,仅2天时间就促成了近百万元的交易额。

据悉,义乌全市区域性综合党群服务中心已实现统一阵地标识、统一亮出党员徽章。便民服务站、民情议事厅、志愿服务站、为老服务站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场所等也已成为标配。这些设施形成了“10分钟党群服务圈”,能够有效满足需求、获取资源并实施项目。通过抓实需求、资源和项目的“三张清单”,第一现场征集基层“最原声”,第一任务研判民生“最难题”,第一时间解决百姓“最急事”。

|美味的校餐2

创新创造卓越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义乌市通过创建现代社区品牌,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培养和发展社区小巷管家、小巷助理、小巷医生、小巷保育、小巷红扳手等“小巷队伍”。这些“小巷队伍”在14个镇街、102个社区中规范化、专业化地发展,并备案登记为社区社会组织。这样,功能互促、角色互融,充实了基层治理和服务力量。

活跃在稠城街道词林社区的蓝联盟调解服务队,是一支由市级骨干调解员、居民代表、辖区律师事务所律师、外籍客商、少数民族同胞和微网格长等组成的社区服务力量。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婚姻家庭、生产经营、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大家庭。截至目前,蓝联盟调解服务队已受理群众事项139例,调解136例,成功调解率达97.8%。

廿三里街道金麟社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凝聚了辖区47名流动党员。他们以服务民生需求为导向,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同时,他们还常态认领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微心愿”,为群众提供政策、服务等“家门口”,共同画好社区共治“同心圆”。

据统计,目前义乌市已成立了682支社区志愿服务队。这些队伍由社区居民自愿加入,通过一对一、点对点认领居民服务,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防汛巡查、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改善基层治理微循环,有效深化党建统领社区网格善治。

面对日益庞大的“小巷队伍”,义乌市积极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推动政府、社会和居民共同参与治理。建立“选、育、管、用、爱”全链条引导管理机制,逐步形成镇街、部门、社区“协同运行、高效联动、共抓治理、共促发展”的工作格局。例如,北苑街道丹溪社区楼栋长志愿服务队已吸纳197名楼栋长,由社区党委跟进协调,引导服务队建立完善的楼栋长选任、退出、议事、考核等工作机制。在矛盾纠纷、文明创建、隐患排查、清村扫楼、停车管理等社区治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服务队成立两年来,开展议事会20余次,有力促成了“有事大家议、有话大家说、有难大家帮”的社区治理格局,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美味的校餐2

共同富裕,共同分享。

规划高质量发展之美

共富共赢,美在发展。义乌市坚持党建引领,建设高质量现代社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在现代化社区生活更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

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党建+”矩阵,是义乌市在社区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市统筹了市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镇街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了“市—镇—社区”三级党群服务网络,全方位提供党建指导、培育孵化、教育培训和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提供了“红色动力”。

探索发展“社区共同体”制度。义乌市通过坚持多方联动、互利共赢、资源优化配置,深入挖掘社区“能人”和“达人”,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整合到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中,形成“以社促社、以社助社、以社孵社”的可持续运作新模式,探索建立和发展“社区共同体”。

编辑:——构建“一社区一学院”共建共治网格。义乌市根据“一社区一学院”的思路,整合党校、学院、社会组织等优势资源,成立市级社会组织学院,建立专业导师团,首批辐射带动创立20个社工学院,为推进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全面赋能。

编辑:自2022年以来,义乌市在金华市14个指标中,包括建成未来社区数、善治村社数等,均居首位。在金华市24个指标中,包括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数等,亦居首位。此外,社区应急管理体系等5项工作也被纳入省级试点。 “百县万品”现代社区建设标志性成果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02个社区整合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一体推进善治、善养、善育、善享、善创“5大场景”建设,并推行“有事找社区、就近找网格”机制。规范设置7638个微网格,聚合“专兼联”力量2.23万人,兜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2万件。 生活在这里的市民纷纷赞扬:义乌市现代社区建设起势成势、可感可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