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
汶川地震“敬礼娃娃”郎铮吗
他今年参加高考
昨晚郎铮的高考分数出来了
637分!
语文129分
数学126分
英语143分
文综239分
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郎铮充满期待,他说,“大学是一个更大的平台,可以去接触更多的人,交更多的朋友,还可以拓展眼界、增长见识,自己会有一个跟中学不一样的提升。”
对于大学会选择什么专业,他则说,可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际政治,或者历史文学方面,但最终的选择除了结合自己的兴趣,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能力、特长去综合考虑。
郎铮的父亲告诉记者,这些年来郎铮一直怀着感恩的心,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也时常帮助他人,就像当初那些无私帮助他的人一样。“感谢关心、帮助过郎铮的人,望他考上大学,成为一名有出息的人,未来能回馈社会,去帮助更多的人。”
还记得在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演奏《雪花》的盲人女孩马奕菲吗?今年,她参加了高考。为避免相互干扰,按照规定,当时她所在的考场只有她一人;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比普通考生延长50%。
6月23日,宁夏高考分数出炉。马奕菲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考出了485分的成绩,全家人都很满意。“虽然离宁夏文科一本线差3分,但这个分数已经超出预期了”。
马奕菲是艺术类考生,高中阶段有一年半的学习时间都放在了专业知识上,今年3月,她在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课考试中,获得了广东省外生源第一名的好成绩。此次,她文化课成绩远远超出了该校往年的录取分数。
马奕菲两岁时因眼疾双目失明。后来,父母将她送到了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每天放学回来,马奕菲都要花很长时间扎盲文点字写作业,手上一度磨得都是老茧,她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在努力学习的同时,马奕菲不曾丢下自己的音乐爱好。父母在马奕菲很小的时候发现,她特别喜欢抚摸家里的那架立式钢琴,而且记忆力特别好,有的曲子听两遍就能哼着唱出来。为何不让孩子学音乐?就这样,马奕菲与音乐结缘。
5岁学习钢琴、9岁接触小提琴、12岁学作曲……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马奕菲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除了在特殊学校上文化课,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音乐,往往一练就是四五个小时。
随着演奏水平日臻成熟,马奕菲开始参加音乐演出。观众的掌声、纷至沓来的荣誉,让她充满信心。得知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需要一名小提琴手,马奕菲心怀憧憬地报了名:“万一能选上呢?”
扎实的音乐功底让马奕菲获得青睐。2022年3月9日,她接到了赴京参演的通知——4天后就是闭幕式。
时间紧迫,马奕菲和妈妈当天深夜就乘飞机抵达北京。一路上,她都在心里细细揣摩着指法和运弓,下飞机时已经“心中有谱”。彩排期间,曲谱一直在修改完善,她就远程求助自己的小提琴老师,探讨演奏要点。
最终,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马奕菲从容登台,一曲悠扬婉转的《雪花》从她的指尖流出,主火炬随之缓缓熄灭。回忆起那一刻,马奕菲难掩激动:“全世界观众都看到了我的表演,我从心底里自豪。”
如今,马奕菲已经开始憧憬大学的生活。高考结束后她学会了游泳,还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这个暑假,要提前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毕竟大学的住宿生活,各种情况都需要她独自面对。
未来,马奕菲想从事与作曲相关的工作,“作曲可以创造美,可以表达我的心情,把一些积极阳光的东西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