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久治不断根,是这里“寒气”没有化解!

颈肩久治不断根,是这里“寒气”没有化解!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长按右侧二维码,与郭力互动。

健康养生的小妙招,都在这里。

郭力导读:现如今,颈肩问题是多数现代人的“标配”。一旦患上,轻则颈椎、肩周部位疼痛、酸、胀,重则手麻、头晕、头昏,甚至心悸心慌。经常有朋友咨询,在艾灸后不适症状消失后,如果停灸一段时间,疼痛就会复发。也就是说,颈肩问题比较顽固,无法根除。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多找找小肠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关注郭力的微信号“郭力话健康”,健康快乐每一天!

小肠属于火,最怕受寒。

在中医学中,小肠与心脏相互关联,气血相通。它们的性质都属于火和阳,主要功能是接受和储存食物,以及分离和净化食物中的杂质。

1。

受盛于化物。

指小肠接受由胃初步粉碎并向下传导的食糜。这些食糜在小肠中停留一定时间,起到容器的作用,以便进一步消化。

2

泌清别浊,指小肠在对食糜进一步消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营养物质)向脾传导,并将食物残渣向下传送至大肠形成粪便、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

在对食糜进行进一步消化的基础上,小肠会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即营养物质),然后将其向脾传导。同时,小肠也会将食物残渣向下传送至大肠,形成粪便。水分则通过肾脏的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

:那么,小肠的这两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简单来说,它依赖于小肠阳气的充足。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小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其内部的消化酶是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但是,消化酶只有在适宜的催化温度(37°C-40°C)下才能正常工作。

:为什么现代人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呢?这是因为我们常常食用寒凉的食物,穿着暴露的衣服,喜欢吹冷气,这些不良习惯都会损害小肠的阳气。对于小肠来说,如果阳气不足,它的动能就会不足,从而出现以下症状:

身体吸收功能较差,总是无法增重或无法补充;

●稍不注意饮食,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

肚脐周围的皮肤通常比较凉爽,有时会感到轻微的疼痛。

颈肩部僵硬、活动受限,尤其是食用生冷食物或饮用冰镇饮料后更加明显。

心慌、胸闷、情绪低落,甚至有抑郁症的倾向。

小肠与颈肩部之间的关系。

对于上文症状中的第1、2、3、5条,我们很容易理解。然而,第4条却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他们认为小肠是消化器官,与颈肩问题并无关联。然而,面诊、手诊、舌诊和脉诊都告诉我们: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关于颈肩问题,西医和中医在认知上存在差异。西医认为颈肩问题是骨头问题,而中医则认为是经络问题。由于认知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西医主要矫正骨头,但常导致越治越麻烦;而中医则主要疏通经络,经络通畅,气血流畅,疼痛、僵直、麻木等症状会自行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颈肩问题不能仅仅疏通颈肩部位的经络,因为主管颈肩的经络并不在颈肩,而是在两条胳膊的外侧,即小肠经。

寒性收引、凝滞,当阴寒之邪侵入小肠经,经络不通,气血受阻,肩胛至颈侧的这段肌肉因气血不足而僵硬、板结,就像冻土得不到阳光照耀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小肠经的全称是手太阳小肠经。其中,“太阳”的意思是阳气最盛的地方。想象一下,原本需要阳气支持的地方,现在却变得冰冷,各种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简而言之,无论是按摩、推拿还是艾灸,都不能只在颈肩处进行,而忽略了小肠经的疏通。

升阳,是治疗颈肩问题的根本方法!

上文提到,小肠属于火和阳,小肠经是阳气最盛的地方。因此,要根除颈肩问题,必须改善小肠受寒和小肠经不通的情况。最佳方法就是升阳。当然,艾灸是上上之选。

那么,如何才能升阳呢?主要分为3个步骤:

74第1步:温补脾肾之阳。

小肠属于中焦,与脾胃相连。当小肠受寒或阳气亏虚时,脾胃甚至肾的阳气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为小肠驱寒的根本方法是温补脾肾之阳。

建议取穴:神阙、关元。每个穴位灸20-30分钟,如果担心上火,可以在灸完这两个穴位后,多灸腿以引火下行,如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

74第2步疏通颈肩部位

在颈肩部位,主要灸透3个穴位:肩井、颈夹脊和大椎。

1、肩井穴。

人体内有一口井,而肩井就是这口井的井口。要使身体从上至下保持轻松通畅,就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我们通常用捏肩来消除疲劳,实际上捏肩也包括了肩井所在的范围。

中医推拿时,通常先推拿肩井,然后再进行其他部位的按摩,最后以推拿肩井作为结束。这样做是为了使人体全身放松,便于穴位和气血的调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以推拿肩井结束,则是为了紧缩之前充分放松的气血。这就像清理一口井一样,先要打开井盖,接着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盖上井盖。

2、颈夹脊穴。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它能够调节督脉和足太阳经的经气,从而缓解局部疼痛。对于颈肩问题,我们建议您在颈3-颈6的夹脊穴处寻找后正中线旁0.5寸的穴位。

3、大椎穴。

大椎,又名“阎王夺命锁”,是十字路口的交点。它不仅承接上文,还启发下文。大椎是“三阳”和“督脉”的交汇处,全身的阳气都在这里汇聚。灸透大椎就像打开了全身阳气的总开关。如果大椎不通,不仅阳气无法上升,还会堵塞7条经络(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胃经、膀胱经、胆经、督脉)。

在艾灸大椎之前,可以先刮痧,然后再艾灸。

74第3步疏通小肠经

有效地疏通小肠经,关键在于疏通它最容易瘀堵的穴位,其中主要有3个:1、天宗。

1、天宗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对于患有颈肩疾病的人来说,按压天宗会有强烈的疼痛感,并且疼痛范围会向四周扩散。

天宗的主要作用在于生发阳气。

2、肩贞穴。

肩贞是小肠经上一个常见的堵塞点。如果这里持续不通,会影响局部的气血布散,长期下去会导致颈肩疼痛。因此,肩贞是治疗肩部疼痛的首选穴位。

肩贞穴主要用于治疗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以及各种肩部不适症状。

3、后溪穴。

后溪是小肠经的腧穴,也是八脉交会之一,与督脉相通。它主要用于治疗头颈疼痛、腰背疼痛、手指和肘臂关节疼痛等痛症。

注:下午1-3点是小肠经最活跃的时候,此时艾灸效果最佳。

郭力温馨提示:

搜索并关注郭力视频号“郭力享健康”;郭力微信号”,获取健康快乐的秘诀。分享给朋友和家人,与我们一起享受健康生活。

搜索关注郭力视频号“郭力享健康”;郭力微信号”郭力话健康“健康快乐每一天!分享给朋友家人,一起享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