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于6月2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上,多项法律草案和决定草案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包括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
本文共计1042字。
加装无障碍设施的住宅范围已经明确,它仅限于“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
在25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记者会上,发言人臧铁伟介绍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三次审议稿拟作八个方面的主要修改。其中之一是明确加装无障碍设施的住宅范围,即74条增加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
74 增加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
7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74完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规定。将加装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住宅范围明确为“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并增加规定“发挥社区基层组织作用”以及房屋所有权人“加强沟通协商”。
74增加规定,鼓励编写和出版盲文版、低视力版教学用书。
74将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的场所范围扩大至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
74完善商品生产经营者提供无障碍格式版本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
74明确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地方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
74完善相关规定,以鼓励和支持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拟规定商品标签和说明书提供语音、大字、盲文等无障碍格式版本。
据发言人臧铁伟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该法律不仅注重顶层设计,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而且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反映的突出问题。例如,商品说明书,尤其是药品内置说明书字体过小、缺乏盲文等版本,给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视力残疾人使用商品带来不便。因此,草案三次审议稿规定:74扩大商品范围,在食品、药品之外增加“其他商品”。
74 扩大商品范围,在食品、药品之外增加“其他商品”。
74将“在商品外部包装配置盲文、大字、语音说明书”修改为“提供语音、大字、盲文等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74应当“方便残疾人、老年人识别和使用”。
臧铁伟介绍说,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直接关系到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权益,因此社会关注度很高。法工委在全国各省区市都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组织意见征询活动,以便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各地群众积极参与,为法律草案的修改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来源于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