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新闻专业无“钱景” 却有前途

【微评】新闻专业无“钱景” 却有前途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一场由网红引发的闹剧,没想到竟然牵扯到一直默默无闻的新闻专业。

新闻学是否应该学习,其实很简单,为了获得简单的就业和赚钱。但是,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估大多数文科类专业,那么大多数也不应该报考。因为只要上过大学,你就会发现,相较于文学、哲学等文科专业,新闻专业的实践属性更强,就业对口性也相对更强。因此,新闻专业的就业形势远比其他一些文科专业更好。

既然市场对新闻专业的需求很大,而且就业形势也相对较好,所以近二十年来,新闻专业在全国高校中迅速发展。老百姓常说:“萝卜多了不洗泥”。在新闻专业井喷的同时,一些实力不足但大规模招生的学校出现了,一些因为实力不足而简单地将新闻专业“技艺化”处理的高校也有之,还有一些因为实力不足而将新闻专业不切实际地完全“西化”拿来主义的高校更为严重。

由于新闻专业涉及学科广泛,且更注重实践,因此在学术研究方面相对薄弱,这使得国内新闻专业在过去二十年里一直存在一个笑话式的争议:“新闻无学”。一方面,这是因为新闻专业涉及学科广泛,另一方面,由于新闻专业更注重实践,相比于许多学科更爱发表论文和做报告,因此在学术研究方面显得有些“不学无术”。因此,在新闻专业不断扩张的背景下,近十年来最大的争议就是“新闻无学”。

然而,即使再多的“新闻无学”的争论,也只是发生在象牙塔内的自嘲、群嘲和争论而已。如今,网红的一句话“孩子报新闻就打晕阻止”,让不报新闻专业成为社会共识,有些自媒体甚至将就业问题无限制放大,在青年失业率较高的当下,将新闻专业当做靶子,贩卖焦虑。

新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这个问题已经清楚地阐述过了。那些焦虑的来源,以新闻学就业难为靶子,背后真正的原因和本质却并非如此。

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确实增多,市场已经难以吸收,新闻专业的“钱景”并不乐观。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国新闻专业毕业生规模迅速积聚,由于市场化媒体、都市类媒体和大文娱产业的快速扩张和洗牌,新闻专业扩张背后的“隐患”被高速扩张所掩盖。但是,目前,传统媒体和大文娱产业的行业增速下滑,新闻专业传统的就业渠道也出现了大幅收窄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在短期内似乎没有逆转的机会。由于行业萎缩和增速明显下滑,未来一段时间内,新闻专业的“钱景”并不乐观,甚至可能更糟。

新闻专业“钱景”不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前途。它的魅力在于变革性和交叉性。目前,新闻专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首先,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差距;其次,新闻专业越来越脱离新闻教育本身,学界存在“脱实向虚”的倾向;第三,高校管理体制僵化,新闻专业教育难以引入长期固定的行业资源,长期以来造成了学无可用、用无可学的尴尬境地。从教育环境上讲,社会质疑新闻专业,正是新闻教育改革的必要和机遇。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角度讲,变革后的新闻专业魅力有助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简而言之,目前虽“钱景”不佳,但绝不意味着前途不佳。

新闻专业的未来是光明的。只有为自己学习、为自己工作,才能成为专业和行业的共识。如果有什么专业需要终身学习,那么新闻专业应该算其中之一。在社会变革中,媒体的变革往往处于前沿,其变化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突然性强,要求新闻专业必须随着时代脉搏而动,永远不能依赖过去的成就而坐享其成。学习新闻要为自己学习、也要为自己工作。

然而,即使我们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能解决具体问题。如果传统媒体和大文娱行业继续不振或快速下滑,那么近年来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就必须寻求转型之路。但是,我们不能仅仅跟随行业发展,新闻专业必须寻求新的传播方式。虽然懂得流量并不一定懂得新闻,但未来合格的新闻专业必须懂得流量、传播和变现。这是个人、学界和业界都应该重塑的共识。

除了新闻专业面临社会质疑之外,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动能转换、变革革新的大背景下,像现在新闻学这样的脱节专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寻找出路,从招生到教学,从教学到就业,各环节之间的竞争可能会越来越激烈。在变革中,高校和学生都应该做好准备。全社会也不应被一些节奏所带偏,不要再被焦虑和情绪所裹挟,更不要陷入无效争论之中。

本文由微粉丝天目山投稿,感谢您的支持。

文中所表达的观点。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

尊重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