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位于西辽河平原,曾经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疏林草原。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过度垦牧,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成为中国最大的沙地。奈曼旗坐落于沙地腹部,是我出生、成长、工作的地方。我亲身经历了沙害给家乡带来的痛苦,并参与见证了家乡人民如何与风沙和荒漠化抗争,最终将沙地点沙成金、变害为宝。
... 编辑:当我在读师范时,我接触到了摄影。从那时起,我拍摄了一些照片,虽然大多都是关于沙漠的,但我的拍摄方式非常随意。我并没有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去追求,也没有想要表达什么。真正有主题和意识的拍摄是从沙漠风光开始的。2006年以后,我开始参与奈曼旗的旅游工作。最初,需要几张沙漠风光照片来宣传,但找了一堆都不理想。于是,我决定亲自去拍。没想到,这让我越来越上瘾,想法也越来越多。最终,我无法控制自己。为了使沙漠摄影作品不那么单调,我还和当地的影友精心设计了不少场景,比如姑娘拎水桶、扬沙等。那时,我几乎每天下班都要去沙漠,节假日更是整天守在那里。有时,我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沙漠上,看着蓝蓝的天上飘过一片片白云,身边不时有风沙吹过。感觉自己就像沙漠上的一株植物或一粒沙。 有一天,为了拍摄沙漠日出,我和第一位肯牵着骆驼配合旅游开发的宝古图村民陈良,还有我的摄影启蒙老师奈曼旗摄影家协会主席却吉,在沙漠上住了一夜。阴天时没能拍到日出,但我们身上都收获了不少不知道什么蚊虫咬的包。不过,从那以后,我却和陈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骑着骆驼冲沙的人。他精心训练了一条很会表演的牧犬,并精彩地完成了大漠冲沙表演,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摄影师,也出现在了国内外摄影大奖的作品画面中。只可惜,他因为心梗早早去世了。自从他去世后,我很少再拍摄大漠冲沙的照片。并不是因为后来的表演者不如他,可能更多的是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所致。
。 编辑:从纯净的光影到猎猎的狂风,从细小的沙粒到茫茫的沙海,从凄楚的苍黄到茵茵的绿洲,从沉静的孤寂到繁闹的喧嚣......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的镜头跟随她走遍了沙漠的每一个角落,拓展了我的视角,深入探察了她的原始状态和发展变迁。
。 编辑:《那片沙海》是我对沙漠拍摄的总结,这个系列将继续下去。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观众从过去狂风肆虐与现在硕果累累的对比中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共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2012年10月20日,纵横沙海中的穿沙公路。
2017年4月7日,在植树造林方面,那一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造林面积达到了30多万亩。
2017年4月30日,曾经荒凉的沙漠,如今成为中国东部最美丽的沙漠旅游胜地。
2017年8月24日,一位青年在牧场防护林里放牧。
2019年7月2日,奈曼旗充分利用当地的沙地资源、能源、再生资源和空间,大力发展工业。
2019年7月9日,沙漠生态民族旅游村的新建项目。
2022年6月30日,光伏电厂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
2022年9月11日,奈曼旗成功开发了沙地无籽西瓜种植技术,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无籽西瓜基地。
该文章发表于《中国摄影报》2023年第44期第5版。
作者:李玉山,摄影师。
《中国摄影报》的邮发代号为1-126。
每周两期,对开出版。
全彩印刷的24个版
全年100期,总共150元。
如何在2023年订阅报纸?
您可以前往邮局进行订阅,或者拨打邮政订阅热线11185进行咨询。
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进行订阅。
扫描中国摄影报在线订阅二维码,即可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