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
这是步入职场新环境的第一步。
「大多数公司的试用期」
试用期为1-6个月。
但有一位职工陷入了...
试用期内的“无限循环”
入职公司已经2年半了。
签订了5份正式劳动合同。
约定了5次试用期。
结果,我被解雇了。
入职已经2年半了。
他始终无法走出“试用期”的阴影。
在2018年6月,陈先生加入了一家工程公司,并与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根据合同,陈先生将有3个月的试用期。在试用期结束后,公司认为陈先生表现出色,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但他的工作专长和技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因此,公司向陈先生出具了一份《延长试用期通知书》,决定延长3个月的试用期,并与陈先生再次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
该公司与陈先生先后签订了5次3年期劳动合同,其中4次包含3个月试用期,期满后分别延长3个月。另外1次劳动合同直接约定6个月试用期。
直到2020年12月底,该公司以陈先生未能满足工作要求为由,向他发送了《试用期辞退通知书》。然而,此时陈先生已经入职了2年半,但仍然未能通过试用期。
陈先生随后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承担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以及未休年假工资共计90000元。然而,仲裁委支持了陈先生的请求,但公司不服此裁决,并提起诉讼。
公司行为违法。
需要支付赔偿金。
法院审理认为,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该公司在持续用工2年半的同时,与陈先生先后签订了5份期限为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并先后5次约定试用期,直至解约时仍使用《试用期辞退通知书》。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终,法院判决该公司支付陈先生试用期赔偿金等各种费用90000元。
公司不服一审判决,继续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不管用人单位提出何种客观理由来延长试用期,都属于违法的情形。"此案法官提醒广大劳动者,如果遇到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情况,劳动者有权拒绝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已经发生了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标准以试用期结束转正后的工资为基础进行计算。
最后,衷心祝愿每位同学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与大家分享一些。
关于试用期的相关知识。
试用期是否有上限?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期限设定了上限标准:
同时,对试用期的约定次数也进行了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通常适用于新入职的员工。对于已经续签合同的老员工,单位已经在前一份合同履行期间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单位同意续签合同,这意味着双方已经进行了互相认可和肯定。因此,试用期不再适用。
试用期工资是多少?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是否享有社保?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即使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也不能免除用人单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当为员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如果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核定该用人单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您是否也学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