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面临巨大变革!多家猪企纷纷裁员!猪价拐点或在半年内到来?

养猪业面临巨大变革!多家猪企纷纷裁员!猪价拐点或在半年内到来?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5月,全国16-24岁和25-59岁的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0.8%和4.1%。其中,青年失业率处于高位,超过600万青年仍在寻找工作。在养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猪企都发布了公告,表示要优化低效产能,但很少直接提到人员调整。

事实上,出售猪场和关停项目往往意味着与之相关的人员都有可能被“优化”,导致一批人被迫离开并寻找其他工作。最近,许多大型养猪企业内部的员工开始掀起离职潮。他们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加起来每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但现在直接降薪3000元,这让员工们非常不满。这也意味着许多大型养猪企业已经难以承受当前市场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采取裁员等措施来缓解经营压力。

六大猪企在2年内超过了7万人离职。

正邦集团减员超过4.4万人,减幅高达85%。

非瘟在国内爆发,导致全行业在2019年和2020年投入了疯狂的“养猪扩张潮”。上市猪企高薪“招兵买马”的现象层出不穷,员工规模也呈跨越性增长。

在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的低迷行情之后,许多猪企陷入了亏损。因此,员工规模从原来的扩招变成了紧缩。在2021年,11家上市猪企中有3家在减员,分别是正邦、温氏和新希望,共计减员5.49万人。其中,正邦员工数量在一年内减少了3万人。

在2022年,牧原、新希望、温氏、大北农、傲农、唐人神、天邦、中粮家佳康、正邦、天康和金新农这11家上市猪企中,有5家企业出现了减员。其中,正邦、新希望、天邦、天康和金新农这5家企业共减员1.9万人。正邦的减员幅度最大,达到了1.41万人,相当于2020年末员工数量的15%。

在2023年5月,11家上市猪企共出栏了1219万头生猪。尽管他们正在朝着今年的出栏量迈进,但商品猪养殖仍然处于亏损状态。由于持续的入不敷出,越来越多的猪企加入了“裁员”的行列。

天邦公司在2022年已经减员近700人。该公司表示,2023年仍将缩减人员。天邦养猪板块的员工人数在2022年底为8817人,预计今年将减少至5502人,减少幅度为37%。

大家对猪价何时会出现拐点一直感到困惑。但可以肯定的是,减少养殖数量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需要逐步下降。由于母猪到育肥猪的养殖周期仅需三年左右,一次性减少大量养殖数量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已经过去了三年。

目前,许多基础母猪已经到了淘汰的年龄。在未来半年内,预计会有更多的母猪被淘汰。这样,养殖数量就会减少,从而带动猪价的上涨。同时,今年产量的玉米预计会增加。随着大量优质玉米进入市场,猪价也会得到进一步控制,从而减少成本压力。当母猪存栏量逐步减少时,大企业也会相应地减少存栏量。在未来的半年里,可能是猪价拐点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养猪行业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目前养猪行业面临的挑战不仅限于经营成本和存栏量压力。从消费者需求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蛋类等食品品质、健康和营养价值的要求也更高。

因此,为了保证猪肉的质量和企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养殖环境、猪粮等方面的投入。同时,猪瘟等疫情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以前企业可以忽略的生物安全问题现在变得非常重要。这些问题使得养猪业面临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挑战,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解决。

由于宏观经济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国养猪业已经经历了成长和转型。在大型养猪企业的带动下,一批实力雄厚的养殖企业应运而生,进一步扩大了行业规模。

此外,各级政府也在加强对养猪行业的监管和支持,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促进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养猪企业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升级,自动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在养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几年里,养猪业将继续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朝着科技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无论是从行业发展趋势还是当前面临的挑战来看,养猪行业都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因此,养猪企业不仅需要关注成本控制,更要关注品牌战略,只有优质的产品才能真正获得市场认可,企业才能不断壮大。

面对未来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养猪行业,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和政策的动态变化。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积极适应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拓展市场,实现创新发展。我们应该为行业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国家统计局、企业公告等)。请注意,我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