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为了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事项,教育部整理了以下常见问题↓↓↓
您可以在哪里了解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计划以及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权威信息呢?
考生可以根据本省(区、市)公布的高考成绩发布时间,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查询高考成绩。各省(区、市)在发布高考成绩的同时,也会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方式和办法,以及今年各高校招生计划和往年录取情况参考等权威信息。
前期,教育部已经协调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因此,我们提醒广大考生,在信息查询时要认准官方权威渠道,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
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哪些公共服务?可以改为二、有哪些公共服务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每年,“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都会举办“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都会参与其中。通过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等方式,我们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和服务。2023年咨询周时间为6月22日至28日。
考生可以从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编发的志愿填报相关资料等渠道获取参考信息。此外,考生也可以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通过线上咨询的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三、高校招生章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查询相关信息?
高校招生章程是学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招生政策制定的,它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有必要仔细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办法和相关招生要求。
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询相关信息: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以及各高校官方招生网站等。
四、高考招生有哪些投档录取模式?可以改为四、高考招生有哪些不同的投档录取模式?
高考投档录取模式是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的,通常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考生的高考成绩将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如果检索到的志愿有投档缺额,则进行投档。一旦投档成功,后续填报的平行志愿将不再进行检索。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成功)的机会。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它遵循“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如果填报相同,则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投档缺额。第一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如果所填报的志愿有投档缺额,则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以此类推。
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投档工作。在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相关高校后,高校应按照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五、考生在被投档后是否存在退档风险,哪些因素会导致退档?如果被高校退档,是否会影响后续批次的录取?
高校招生录取采用“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退档的风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认真阅读拟报高校招生章程,以防止误报而被退档。
如果考生被高校退档,他们仍然可以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但是,已经被录取的考生将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六、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请考生务必牢记填报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填报志愿。志愿填报系统会在规定时间内关闭,考生在关闭前完成填报即可。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尽早进行,避免在截止时间临近前集中填报。
增强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考生应妥善保管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以防止志愿被篡改。
请勿轻信小道消息,谨防上当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和个人开展的志愿填报咨询活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一些机构和个人以“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七、录取工作采用何种方式,通常何时开始?
高校招生采用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的方式。各省(区、市)的录取工作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并在8月底之前完成。
八、录取通知书何时寄出?
高校通常会在录取结束后的一周内向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如果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录取结果,但一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可以及时联系录取高校公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询本人录取通知书邮寄情况。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