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的「民航医学」,即可快速关注。
毒品,即吸食后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禁毒法》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那么,常见的毒品有哪些呢?
一、麻醉药品,包括鸦片等。
鸦片,俗称大烟,是由罂粟果汁制成的一种褐色或黑色的生鸦片。其有效成分主要为吗啡。
海洛因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苦味,因此俗称“白粉”。它根据用途和纯度分为二、三、四号海洛因。海洛因被吸毒者广泛滥用,曾经被誉为“毒品之王”。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它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的结晶粉末,带有苦味,在光照下容易变质。在临床上,吗啡主要用于缓解急性锐痛和心源性哮喘。吗啡可以通过注射或口服产生欣快感,并且容易成瘾。
可待因是一种无臭的白色晶状结晶型粉末,也被称为甲基吗啡。它在医疗上被用于镇咳和镇痛。市面上有含有可待因的止咳糖浆出售,过量使用或被人诱骗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成瘾。
大麻主要由大麻草、大麻酯和大麻油三种成分组成。它是继鸦片之后的一种古老的致瘾剂,可以口服、烟吸或咀嚼。
可卡因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它是由苦柯植物的叶子提炼而成。在医疗上,它被用作黏膜表面麻醉剂。
二、精神药品,包括冰毒。
冰毒,也称为兴奋剂甲基苯丙胺,是从麻黄中提炼出来的,俗称伪麻黄素。它是目前最流行的毒品之一,其精品呈无色透明,具有很强的兴奋作用和致幻效果,容易导致成瘾。
摇头丸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MDMA(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MDA(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AM(苯丙胺)和MAM(甲基苯丙胺)。市场上常见的摇头丸颜色各异,其典型特征是使用后会随着音乐节奏不由自主地摇头晃脑、疯狂甩头。据报道,有人甚至不自控地摇头摇断了脖子。
氯胺酮,俗称K粉,目前主要在一些通宵跳舞的娱乐场所中泛滥。它常被吸入鼻中或卷入香烟中吸食。它可以与海洛因、大麻等药物合用,并且经常与摇头丸等药物溶解于可乐等饮料中服用。
卡西酮和甲卡西酮具有与摇头丸相似的兴奋作用,常被用作替代传统毒品的吸食。它们在许多国家作为娱乐药物流行,通常以“浴盐”的名义销售。吸食此类物质会诱发恶性暴力案件、导致幻觉和自杀,过量吸食甚至会导致死亡。2012年,美国迈阿密州发生的“啃脸”事件,就是一起由吸食卡西酮物质人员所为的案件。
三、非药物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指那些不作为药品生产和使用,却具有成瘾性或成瘾潜力的物质,它们容易被滥用。
合成苯丙胺和苯乙胺类物质主要包括苯丙胺衍生物和二甲氧基苯乙胺衍生物两个类别。前者主要作用于类似甲基苯丙胺的兴奋部位,而后者则能产生强烈的致幻作用。过量或长期吸食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大脑损伤和精神错乱。
合成卡西酮类物质主要为卡西酮的衍生物,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过量或长期吸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大脑损伤,目前已有多起案例表明该类物质会导致精神错乱、自残和暴力攻击他人。
合成哌嗪类物质通常是苯基哌嗪或苄基哌嗪的衍生物。它们具有类似于甲基苯丙胺和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的兴奋和致幻作用,但其效果相对温和,持续时间也更长。
吸毒的危害极大。
如今,毒品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成灾,它不仅严重摧残了人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社会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具体来说,毒品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身心的危害
1毒性作用:吸食毒品一段时间后,人体会出现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对神经、心血管、免疫等系统造成损害。中毒特征包括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和定向障碍等。
2精神障碍:最明显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吸毒者的行为主要围绕毒品,甚至会丧失人性。
3戒断反应:指长期吸毒后突然中止或减少用量后出现的严重且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维持吸毒的情况下,或因身体戒断反应引发各种并发症而死亡,或因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难以戒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4感染疾病:一方面,吸毒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另一方面,共用注射器会给滥用者带来各种感染性并发症,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2、对家庭的影响:
当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时,家庭就不再是原来的家庭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了经济困难、亲属离散、甚至家庭破裂的困境。怀孕的妇女吸毒会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新生儿先天畸形或染上毒瘾。
3、对职业的危害:吸毒会严重影响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甚至导致其死亡。
航空运输作为我国一项重要战略产业,其安全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民航从业人员若沾染毒品,其职业生涯将面临终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七十七条规定,民用航空机组人员若因饮用酒类饮料、吸食麻醉剂或其他药物而影响工作能力,则不得执行飞行任务。若民用航空器机长或其他机组人员违反第二百零八条规定,则可被吊销执照。
根据《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R4)第121.577条规定,机组成员、飞行签派员等担任安全敏感工作的人员,不得使用或携带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合格证持有人不得安排明知其使用或携带了上述禁用毒品和药品的人员担任安全敏感工作,该人员也不得为合格证持有人担负此种工作。
根据《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鉴定》(AP-67FS-002)第5.5.4条规定,如果各级体检合格证申请人被确诊为物质依赖或物质滥用,那么他们的体检将被评定为不合格。
4、对社会造成危害。
它会诱发各种犯罪行为,扰乱社会治安,对公共社会安全造成危害。
它会吞噬社会巨额的财物,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加剧贫困。
它严重危害了青年一代,阻碍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它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
如何有效防范
对于初次吸毒的人来说,常见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呢?
1.尽管我们都知道吸毒有害健康,但仍然存在寻求刺激的心理。
多数吸毒者初次吸毒时,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寻求一点刺激。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踏入了深渊。
2.避免在众人面前吸毒,以免失去面子。
三五好友结伴去某些娱乐场所,看到朋友递过来免费的“小药丸”,会觉得如果自己不吸,就会显得和别人不一样,很没面子。
3.认为新型毒品不会成瘾的心理。
新型毒品的成瘾性并不像传统毒品那样迅速,它与传统毒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能致幻。如果一些初吸者没有足够的警惕心理,在别人的诱导下认为这只是玩玩而已,那么他们就会掉入不归之路。
4.追求时尚心理。
初吸毒品的年轻人往往感到精神空虚、不够成熟,他们的好奇心强,对毒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他们渴望过上“另类”的生活,误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和个性的表现,因此刻意追随和效仿。
百变造型,揭示毒品如何变身。
近年来,不法分子常将毒品伪装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零食、饮料等(如跳跳糖、奶茶、阿拉伯茶、奶糖、浴盐、干花、止咳水、果冻等)来欺骗人们使用。这些毒品通常混合使用,其外包装和口味与常见食品相似,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误服或误用。面对毒贩们的小聪明,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拒绝尝试。
让我们一起拒绝毒品,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