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超千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 财险寿险机构皆呈“净流出”态势

年内超千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 财险寿险机构皆呈“净流出”态势

78信息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本报记者冷翠华。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截至6月28日,今年共有1023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市场,51家因遗失或伪造证件而失控,新设305家。因此,年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净流出”了769家。

“净流出”并非今年才出现的现象。在2021年和2022年,退出市场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别为2197家和2966家,而同期新设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别为1749家和760家,净退出机构数量分别为448家和2206家。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险企分支机构的数量还将继续减少。

退出分支机构市场

营销服务部,近八成。

从机构层级来看,在年内退出市场的1023家险企分支机构中,有38家中心支公司、162家支公司和784家营销服务部。也就是说,营销服务部是主要退出群体,占比近八成。这一特点在近两年也有所体现。

邱剑,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博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退出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其中营销服务部最多,其次是县级支公司。邱剑认为,一方面,县级机构整体保险规模不大,且受保险业务竞争的马太效应影响,弱势机构经营困难,长期亏损无法改善,只能退出市场。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赋能程度的加深,线上承保、理赔和服务变得越来越方便。在不影响保险业务发展的前提下,保险公司适当收缩分支机构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性质来看,在年内退出的628家人身险机构中,有24家是新设立的,而389家财险机构在年内退出的同时,也设立了257家新机构。总体来看,财产险和人身险分支机构都呈现出“净流出”的态势,但人身险机构的“净流出”态势更为明显。

邱剑认为,多年来,寿险业的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增长主要依靠代理人推动。然而,近几年代理人数量大幅减少,部分寿险机构销售改革不顺利,销售转型不成功,导致业务减少,难以支撑成本支出。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上半年行业保费同比增幅有所回升,但渠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寿险公司通过分支机构层面代理人直销的部分仍在继续萎缩,更多地通过银行代理渠道进行新单销售。因此,业务规模无法支撑相应分支机构的成本,寿险公司不得不进行机构精简。对于财险公司而言,随着运营线上化率的提升和数字化渠道占比的提高,分支机构精简也是大势所趋。

下半年,“净流出”的态势将持续。

或将持续。

在业内人士的观点中,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净流出”态势将持续至少两年多。在下半年,无论是从保险行业的整体基本面还是从科技的发展趋势来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数量都将进一步减少。

周瑾认为,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环节将依赖于线上平台和系统。因此,线下分支机构未来仍将持续减少。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表示,保险企业分支机构的“净流出”趋势,反映了当前保险业在监管政策和市场竞争压力下的变化。这种变化将长期存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将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在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带来新的变革。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线上展业工具的运用,保险代理人对物理办公空间的需求也将降低。在下半年,保险分支机构净退出的趋势可能会持续。这不仅是因为当前保险市场仍处于持续调整和变动之中,还因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降低了对线下分支机构的依赖。

在邱剑看来,保险业的竞争和保险科技的发展仍将持续。他预计,在下半年,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将继续减少。然而,从长远来看,当市场竞争充分到一定程度时,分支机构的进出将保持平衡,不会出现持续的大规模退出。因此,整体市场将保持平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