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需求,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促进研究生科研育人质量提升,学校决定举办“卓越杯”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请各院系积极组织研究生参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及比赛形式。
1.参赛对象: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研究生(2023届毕业研究生和2023级研究生新生除外)。
2.参赛形式:(1)个人或团队均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队。
(1)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参赛人数不得超过3人,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队。
(2)每位参赛者或团队只能提交1篇作品。
(3)每位参赛者只能选择一种参赛方式。
二、投稿须知
这次征文的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需求和现实问题。我们将在学校“多语种+”办学战略的基础上,以“跨、通、融”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
本次征文秉承学校“跨、通、融”核心教育改革理念,强调学术的原创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科交叉研究。论文投稿方向涵盖“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翻译”和“法律”等学科或专业。
三、参赛须知
1.参赛论文应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创新和学科交叉研究。结合自身专业,撰写具有理论思考的学术论文。论文应论点明确、论证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体现学科前沿性和原创性,并能积极运用各类科学研究方法。
2.毕业论文、课程论文原文、以及在本次截稿日期前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不在本次参赛范围之内。此外,已在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学术论文大赛中获奖的论文也不在本次参赛之列。
3.参赛论文必须具有学术原创性。参赛者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严禁剽窃和抄袭。对于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和获奖资格;对于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和获奖资格,并取消在读期间包括学业奖学金在内的所有评奖评优资格。
4.建议提交字数为8000字至12000字的参赛论文,使用中文撰写。论文应包括作者信息页、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本次大赛采用匿名评审,请注意不要在论文中透露作者相关信息。
5.参赛论文的行文格式必须符合学术规范。有关论文格式的详细信息,请参见附件3。
四、比赛流程
1.提交论文。
参赛者或团队(第一作者)需通过研究生管理系统中的“项目管理”模块,提交参赛论文(doc.或docx.格式文件)。同时,需上传手写签名、扫描版PDF格式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个人承诺书》(附件1)。
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15日23时59分,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请注意,未按时提交的作品将视为放弃参赛。
2.经过系统初审。
学校将对参赛者资格和参赛论文进行初步审查。同时,我们会利用技术手段检测论文的复制比,确保不超过10%。检测报告将成为本次论文评审的重要依据。
3.由院系进行初步评估。
各院系将组织评委对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及论证过程进行初步评估。参与初评的评委人数不得少于3人,评审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打分。
各院系需根据初评的平均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并填写在《上海外国语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院系初审结果汇总表》(附件2)中。请提供电子版和签字敲章后的PDF扫描版,以便在2023年10月13日前通过OA系统报送至研究生院培养与国际化办公室刘旭婷老师。请注意,不得改变原始内容和格式。
4.论文评审。
经过初审的参赛论文,将由研究生院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成立大赛评审专家委员会进行匿名评审。评审成绩将平均计算。
5.确定获奖等级并进行公示。
(1)论文大赛的奖项设置是根据评审得分、投稿数量和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2)研究生院将公布本次论文大赛的最终获奖名单,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
五、奖项设置:
本次学术论文大赛将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00元、2000元和1000元的奖金。获奖论文将被收录出版。
六、其他相关事项:
1.联系人:刘旭婷、米健。
联系方式:67702038或35372813。
2.本次学术论文大赛活动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
3.本学术论文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研究生院所有。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2023年6月21日,星期二。
附件1-3,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消息来源:研究生院。
编